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河撷英>>正文
人物春秋--从汉阳铁厂到“汉冶萍”
2016-11-13  点击:[]

人物春秋/盛承懋
从汉阳铁厂到“汉冶萍”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第一任总理盛宣怀

 

    今年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盛宣怀逝世100周年。我们了解他当年接办汉阳铁厂到他创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过程,也许对今天的创业、创新,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与借鉴。

    1896年5月14日,盛宣怀从张之洞手上正式接办了汉阳铁厂,尽管他早就期望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他也深知前面的路上困难重重。

    盛宣怀上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煤矿。因为当时铁厂已经建起来了,但是找不到合适的煤矿。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解决煤炭这个关键的原材料,“必致厂购洋焦,路购洋轨,大负初心”。如果大购洋焦,必致“亏累不堪”,而“路购洋轨”,这将使铁厂产品的销路成为问题。盛宣怀聘请了二位德国高级矿师赖伦与马科斯,他在矿师的陪同下,亲自到江西、湖南等地寻觅煤矿。这两位矿师工作很认真,也有真才实学,先后到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进行勘矿。最后,他们在江西萍乡境内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1898年他们终于在萍乡发现了一个大煤田,是制造焦煤的上品。其煤层有十层,质量相当好。经过矿师的鉴定,萍乡煤田的煤质适用于炼铁,于是铁厂就确定在萍乡试挖煤井,经过研究选择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安源,一个是高坑。盛宣怀让两位矿师各作一个方案进行比较,最后决定采用赖伦在安源挖煤的方案。

        1898年安源矿正式开始开矿,1899年修通了安源到萍乡的铁路,解决了煤的运输问题。萍乡煤矿的开挖,彻底解决了铁厂缺煤的问题。

    盛宣怀抓的第二件事,是产品的市场销路。他说:“中国不患弱而患贫,不患在下占在上之利,而患洋人占华人之利。”铁厂的市场销路,主要是为铁路供给钢轨。他在接手铁厂之前,一再跟张之洞明确,钢轨必须由汉阳铁厂来制造,他说:铁厂“非支持不能推广,非推广不能持久。实一定不移之理。惟中国办事最易纷歧,万一铁路所用钢轨等件,仍欲取材于外洋,使华铁销路阻塞,商局何能挽回”,如果不能保证钢轨由铁厂来制造的话,那时即当“准其停工发还华商资本,仍归官本”。此外,他又上书直隶总督王文韶,请他帮助敦促各制造局所需的钢铁,也到汉阳铁厂这里来购买,基本得到了市场销路的承诺。

    盛宣怀抓的第三件事,就是人才。他清楚铁厂在原材料、设备、生产、运输、销售等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离不开人才,主要是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首先,他请具有真才实学的郑观应出来担任铁厂的总办;其次,对铁厂以往所聘的外籍技术人员,采取以岗选人的办法进行调整,他认为:“此厂用洋人三十六名,不务实。”盛宣怀经过调查,决定铁厂只需聘用14名外籍技术人员,他将应需聘用人员岗位的清单交总办郑观应,请郑观应对现有的人员进行考核甄别,可用者尽可能留下。最终铁厂聘用的高级技术人员,减为14名,为企业节省了一大笔经费;与此同时,盛宣怀千方百计寻觅有能力的国内技术人才,积极培养自己的人才。

    盛宣怀从张之洞手中接过汉阳铁厂后,遇到的另一个大问题是产品质量问题。即所生产出来的钢材材质发脆,容易断裂。他弄不明白,为什么洋人生产的钢材,质量很好,而自己生产的钢材,质量就不行。国内聘请的洋技师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只有派人到国外炼钢厂去,在生产现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仔细地去考察,找出问题的所在。此时盛宣怀想到了他的莫逆之交、汉阳铁厂总翻译李维格。1902年10月,盛宣怀派李维格承担此责。李果真不负厚望,经过出国实地考察,找到了质量的关键所在,即矿石含磷过高,导致钢材易脆、易裂。他发现汉阳铁厂所采用的炼钢设备与工艺,不适宜炼矿石含磷过高的钢材。李回国后,立即向盛宣怀建议,购置新设备,改造旧式炼钢炉,同时改进工艺,去除磷质。盛宣怀对此颇为称许,并指示照办。汉阳铁厂终于炼出第一炉真正合格的钢材,为盛宣怀解决了又一个阻碍前进的拦路虎。

    盛宣怀抓的第四件事,就是资金。由于他从张之洞手中接下汉阳铁厂,身上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为此,他只有采取官股、商股和外债并用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由于官股与商股难以筹集,所以,他主要依赖举借外债来解决困难,这当然是有巨大风险的。1899年为了加速萍乡煤矿的建设,盛宣怀以招商局房产作担保,向德国礼和洋行借款400万马克,约合白银一百十余万两;1901年为造铁路,运萍乡的煤,招商局向铁厂又搭股一百万两。这样,初步解决了资金问题。

    找到了萍乡煤矿,解决了煤炭这个关键的原材料;接着,又由李维格领衔,闯过了钢材质量关。这时正值“各省兴筑铁路,经邮传部通行各省,一律购用”,汉阳铁厂的钢轨和其他有关部件,销路不成问题了。

    此时,为了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盛宣怀又考虑如何减少汉阳铁厂税收负担的问题。他在1901年铁厂续免税厘五年的情况下,于1906年请求政府再减免十年。这样,汉阳铁厂的免税特权尽管受到种种非议,但是盛宣怀顶住了压力,经过努力,续免税厘的请求终于获得批准。

    所有有利因素的汇合,使得汉阳铁厂大有起色。盛宣怀认为,汉厂不仅站稳了脚跟,且有大发展的可能,具备了煤铁厂矿联合起来的条件,可以实现他多年煤铁“合为一家”的宿愿了。

    1907年“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正式挂牌宣告成立,盛宣怀出任第一任总理,李维格出任协理。1908年11月7日,清政府正式批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成立,确定公司设在上海,由盛宣怀总负责。“汉冶萍”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从汉阳铁厂到“汉冶萍”前后12年的创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盛宣怀的创业过程,就是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创业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一个地去铲除“拦路虎”的过程。

作者供图 此文刊于2016年11月6日《常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