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河撷英>>文化传统>>正文
高举起抗战兴学的光辉旗帜
2016-10-31  点击:[]

 
——从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到国立西北医学院
  杨  龙
 
     2014年4月11日,“医学教育抗战纪念碑”在汉中隆重揭幕,它真实记载了西安交大医学部前身——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在抗日战争中开拓奋进、兴学育人的非凡历程。
     国立北平大学成立于1928年,是民国时期设立的大学联合体,由隶属于一个校名的五个学院构成,分别是: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女子文理学院。医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12年10月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1923年9月,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奉命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并首次将医学生学制设为六年制。在北平大学成立后,成为她的一部分,徐诵明任院长。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当时北平仅次于协和的一所设备较为完善的医院。
     1937年“七·七”事变突起,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当时国民政府令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迁至西安,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以保留高等教育火种,收抗战复兴之效。北平大学医学院广大师生在北平大学代校长、原医学院院长徐诵明教授的振臂号召下,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民族精神,力践教育救国之主张,毅然西迁。由院长吴祥凤带领蹇先器、徐佐夏、严镜清、林几、王同观、刘新民、毛鸿志等10多名教师及80余名学生,聚集古都西安,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汇入全民族抗战之滚滚洪流。
     1937年11月,医学院师生们从北平刚到西安不久,立即组成包括教授、副教授在内的30多人抗日宣传队,顶风冒雪前往宝鸡、凤县、南郑等地,宣讲抗战道理,传授防空知识,开展义诊活动。几个月后西安临大南迁之际,其救护队也是由医学院的高年级同学们组成。
     1938年3月,由于山西前线战事趋紧,陕西境内遭敌机频频轰炸,西安临时大学迁往汉中。医学院师生从西安至宝鸡,徒步越秦岭、过凤县,南迁汉中,4月随校更名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1939年8月西北联大改组后,命名为国立西北医学院。依政令成立的国立西北医学院,实为北平大学医学院正脉之延续。
     医学院迁至汉中后,始租南郑县(现汉台区)城内联立中学办学,并借助县卫生院成立附属诊所行医带教;再迁租城内中学巷九号上课;为避日机轰炸,三迁城东乡村马家坝、马家庙等处,附属诊所(后改为附属医院)迁建文家庙。后于城内汉台建门诊部,迁来附属医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8月北迁至西安永久驻地。在汉中办学达8年4月之久,贯穿了整个抗战岁月。
     原北平大学医学院作为我国建立最早的国立高等医学院校,为中国现代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抗战西迁后,学科建置齐全,学制延续6年一贯制,再开我国西北地区大学医学高等教育之先河。8年抗战期间,除前述专家学者外,又先后有王景槐、颜守民、李宝田、侯宗濓、李赋京、李佩琳、万福恩、潘作新、汪美先等数十名著名教授来校执教,师资力量堪称国内一流。汉中期间,房舍多次被日机轰炸毁坏,损失惨重;教务长兼耳鼻喉科教授杨其昌和学生陈德庥、栾汝芹惨遭日机炸死,成为日寇欠下的又一血债。在冒日机轰炸、生命堪忧,汉中地处偏僻、教学研究工作极为艰难的环境下,广大师生不屈不挠,愈挫愈强,遵“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专门之宗旨”办学方针,建立多个基础学科研究室及多个临床专科诊察室,开设基础、临床课程近50门,依战时体制要求,磨砺意志,历难克艰,坚持教学相长,潜心服务民众。教师们在校舍附近自行租赁民居,自编自印教材、讲义,秉烛备课研读;上课则往返于田间小路,冒酷暑战严寒,顶风雨迎霜雪,以苦为乐;在附属医院为广大群众诊治疾患,带教学生一丝不苟。学生则在简陋的环境里认真读书学习,立志报国,成服务社会、服务抗战之合格人才。医学院还主办护士训练班、战时救护训练班、公共卫生训练班,指导县卫生院和当地各诊所工作,组织诊疗队到乡村巡回医疗等,为社会大众服务。师生们抱长期抗战之决心,以蜡烛之光点亮民族希望,以坚强步履走向复兴之路,与侵略者进行精神和意志的较量。在此期间,徐诵明校长和女儿徐幼慧(妇产科助教)同来陕西执教;内科学主任陈礼节教授和儿科学讲师厉矞华在徐诵明教授主持下举行婚礼并结合在一起,成为让人难忘的一段佳话。
     抗日战争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最具牺牲精神的伟大对敌斗争,也是近代以来我国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成为中国走向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国立西北医学院当此民族存亡之际,毅然高举抗战兴学大纛,扬我民族精神,矢志发奋进取,以8年艰巨努力,大大发展了医学教育事业,有效提升了医疗技术,广泛传播了医学知识。医学院培养造就的大学本科毕业生210余名,品学兼优,不但在当时起到重要作用,更为抗战胜利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医学发展准备了人才队伍。汉中期间的最后一任院长是我国著名生理学家侯宗濓教授,在他的带领下,医学院永远扎根大西北艰苦奋斗,成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疗、科研之重镇。经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各期演变,现发展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来陕77年间所奠立的伟业堪称不朽,走出的毕业生遍及海内外,为人类健康事业建立卓越功勋,其所具有的爱国敬业、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当永远激励后来者勇往前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