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星汉灿烂>>交大名师>>正文
从南洋公学走出的地理学家张相文
2023-06-29  点击:[]

 

张相文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之一,他编撰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地理学教科书,创建了中国地学会,创办了《地学杂志》,同时他又注重实地考察,强调学以致用,培养了大批地学工作者,对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代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内外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界一般认为,1874年德国开始在大学设立地理学教习,建立地理系,是近代地理学起源的标志;而二十世纪初张相文等人创办的中国地学会,以及张相文《新撰地文学》一书的出版则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起源。普雷斯顿·詹姆斯的《地理学思想史》中提到:“把地理学引进中国的大学,应该归功于曾在国外留学过的两位中国国学者。一位是在苏格兰学习过地质学的丁文江,另一位是在哈佛大学学过气象和气候学的竺可桢。”丁文江和竺可桢分别在1911年和1918年回到中国,传播地理学、气候学和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开展相关科研事业。但在丁、竺之前,张相文已经成为当时中国地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相文(1867-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泗阳人,中国地理学家,教育家,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因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自然地理著作而被称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他自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起,便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在天津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并创办了第一本地理学术刊物《地学杂志》,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张相文的一生,正处在中国旧的舆地学开始走向没落、新的西方地理学开始传入的时期,他也成了改革旧舆地学,推动新地理学发展的先驱。

一、张相文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贡献

(一)对中国地理教育事业贡献突出

张相文于1899年进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攻读史地,同时在留学预科班讲授国文和地理,从此开始了地理教育生涯。为了普及地理知识,激发民众的爱国思想,他将自己的地理学讲义加以整理,出版了我国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共2册)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共4册)。两套书出版后多次印刷,销量达两百万部以上,不仅在各式学堂的学生中,也在社会大众中普及了中国地理知识。此后,张相文又从当时的日文地学书籍中获取了地理学的前沿知识,结合中国本土概况,编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地学著作。1908年,张相文编著了我国第一本自然地理著作——《新撰地文学》;1909年,他又根据横山由次郎所著《地质学》,并参考其他书籍,编译出版了《最新地质学教科书》(共四册),此书被认为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部地质学教科书。随后张相文出任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并在天津北洋师范讲授地理课,并于1917-1919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地理沿革史。在地理教育方面,张相文撰写和编著了早期影响巨大的地理学、地质学教科书,悉心培养了大批具有地理知识的人才,对我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及地理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二)对地理学理论有深入研究

提倡地理学的综合性。1908年出版《新撰地文学》是张相文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内容分为星界、陆界、气界、水界和生物界五篇,附有中西(术语)对照表15页,彩色地图10余幅,插图80余幅。书中除了土壤学内容没有单独列出外,已经包含了现代地理学者所编制的普通自然地理学的全部内容。张相文在书中创造性地将“生物界”列入自然地理学书中,他认为地理学是一本综合学科。地理学家林超对此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世界地学史上,可以说是一种可贵的创举”。在熟悉中国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张相文提出了中国早期的自然区划方案。他根据中国的自然地貌和气候条件特征,将全国分为六部分,分别为本部、满洲、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张相文将本部划分为北、中、南三带,北带在长城与秦岭、淮河之间,从东到西分为三个区:东部平原区、中部丘陵区和西部高台区;中带在秦岭和南岭之间,分为东部湖泽区和西部山谷区两个区;南带在南岭以南,分为东部山岳区、中部珠江流域区和西部高原区等三个区;满洲分为南满和北满两个区;蒙古分为内蒙古和“外蒙古”两个区;新疆分为天山北麓、天山南麓两个区;西藏分为前藏、后藏两个区;青海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区;全国一共划分为十八个区。张相文长期致力于地理教学、地理知识普及和野外考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资料,为他从事地理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地理学研究已经突破了中国传统的方志学思路,发展了中国的新地理学。

(三)重视实地考察,注重地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张相文非常重视地理考察,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并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发表了数十篇基于实地考察的论著。张相文出生在淮河流域的江苏,故在淮河中下游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察,发表了《论导淮不宜全淮入江》《导淮一夕谈》等文,提出了淮河治理的建设性意见;在黄河流域考察时,他不仅对周边地貌现象进行了描述,还将所见所思撰写成文《河套与治河之关系》;游热河时,他在广仁岭见到“石色皆浑黑多孔”,提出这是“由火山岩(浆)而成者也”;在山东半岛考察时,他发现部分海岸线为断崖,认为这是由地层断裂而成。张相文不仅注重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考察,也没有忽视自然景观周边的人文景观、历史遗址等,例如在北方考察后,他撰写了《长城考》《成吉思汗陵寝辨证书》《漠北铁道》等文(图2)。

张相文出生在一个累世耕读的家庭,故在考察过程中他对关系到农民生计的农田水利等现象格外留意。1914 年,他受当时的农商部总长张謇之托,远赴西北考察农田水利,考察之后他决心参与后套开垦,并利用自己所学植物地理学的知识,指导农民改造荒漠。张相文没有选择中国传统舆地学家钻研旧说、释读古典的传统研究方式,走出书斋,走进自然,注重实践,对我国近代地学研究方式的革新有继往开来之功。

(四)创办中国地学会

1909年9月28日,时任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的张相文与白雅雨、陶懋立等人在天津创立中国地学会,这是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在中国地学会成立以前,中国地学界彼此联系不够,学术交流活动较少。目睹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张相文心存忧患,本着传播地学知识、激发爱国思想的目的,张相文等人组织成立了中国地学会,并将国内的知名学者、地理学家、地质学家等团结起来,例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地理学家白眉初、地质学家章鸿钊、水利学家武同举、历史学家陈垣以及热爱地学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张伯苓等,他们都是中国地学会的早期会员。随着学会的不断壮大,又陆续吸引了留学归国和国内知名的地学学者,例如丁文江、王成组、张印堂、黄国璋、谭其骧等,从创立之初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地学会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学组织之一。

中国地学会成立之时,张相文被推选为会长。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地学会发挥了联系内外、沟通信息、传播学术动态的作用,创办了学术刊物,积极组织了多次学术活动。1909年11月,中国地学会在成立不久,邀请了北洋大学教师、美国人德瑞克(N.E.Druke)作了名为《论地质之构成与地壳之变动》的学术报告。随后,来华的地质学家葛利普(A.W.Grabau)也应邀来做过报告。中国地学会还吸纳了多位外籍会员,例如探险家斯文·赫定(S.A.Hedin)是中国地学会的名誉会员。中国地学会还派遣学者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会议,例如1928年会员姚士鳌赴德国柏林参加了柏林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1930年,会员张天泽赴英国参加了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中国地学会的成立,使得中国的地学交流更加频繁,地学活动更加有组织,对推动地理学发展起了极大地积极作用,而张相文在其中做出了直接贡献。

(五)创立《地学杂志》

1910年,在张相文的推动下,作为中国地学会的学术刊物,《地学杂志》问世(图3)。《地学杂志》的宗旨,以刊登“地学上最新之发明”为主,故它的创刊号中便收录了美国人德瑞克的“论地质之构成与地表之变动”一文。

1937年,受抗战影响,《地学杂志》停刊。在《地学杂志》发刊的28年里,一共刊发了181期,发表了1520篇文章,内容涉及地理学的多个领域,包括天文学、气象学、气候学、地质学、矿产学、地形地貌学、水文学、人口地理学、地图学、考古学、旅游地理学、方志学等等,为当时的地学学者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学术交流平台。《地学杂志》创刊后,张相文除了自己积极撰稿外,还组织带动了大批中国地学会会员、社会名流、大学教师、青年学生等群体投稿,稿件主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经济地理为最多,达430篇,内容以水利、交通、物产为主;其次是政治地理和人口地理主题,分别为100多篇和30多篇。以自然地理为主题的文章,共计大约有100多篇。

在张相文的操办下,《地学杂志》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传播前沿地学知识。通过刊登国外译著、介绍国外地学会议、地学著作等形式,将国际最新地学动态介绍到国内;二是以《地学杂志》为窗口,通过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等情况,使读者了解自己的国家,激发爱国情怀。在张相文的扶持和培养下,《地学杂志》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份地理学学术期刊,促进了地学学术交流,有力地推动地学知识的传播,为中国近代的地理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为后来的地学刊物提供了示范作用。

 

二、张相文在中国近代地理学上贡献突出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发展史上古代科学已经衰落、现代科学尚未成型的过渡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由强到衰、经历欺凌的时期,鸦片战争之后世界上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肆意划分势力范围;清政府统治者又极其腐败,对外无力反抗,对内又肆意剥削,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一些思想进步人士抱着救国的愿望,采取各种途径,“睁眼看世界”,积极学习西方科学,以求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甲午海战的惨败、国家领土的割让,让曾经醉心科举的张相文开始醒悟,开始关注中国的命运。张相文在苏州、常州一带家馆任教时,接触到了《格致汇编》《万国公报》《地理备说》等书刊,从中了解到地理学知识,并认识到地理学在教育民众、普及知识、激发爱国思想方面的重要性。随后便开始潜心研究地理学,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寄托在地理教学、地理研究和地理实践考察中,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2. 个人经历

张相文二十七岁时,在本县知县汪瑶庭家任教,他偶尔翻阅了汪家订阅的《万国公报》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出版的各种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看后“顿时思想豁然开朗,觉的八股制义,一无实用,徒然消耗精力,为了救时济世,非科学不可”。他在汪瑶庭家中看到一幅美国传教士送的世界地图,图上的山川、疆界、交通和城镇详尽准确,随即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和各国民族、文化沿革有密切关系的大学问”,于是选定西方的地理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目标。

1899年秋张相文进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深造主攻史地时,他同时担任留学生班国文、地理二课教师。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学习地理知识,了解西方地理动态,阅读日文地理书籍,张相文跟随该校日籍教师栗林孝太郎、藤田丰八学习日文,这为日后他撰写和编著多部地学著作奠定了基础。

(二)主观原因

1. 有资质并且勤奋好学

张相文出生在穷苦人家,门第寒微。幼年时期,他便非常喜欢读书,但苦于家贫无钱求学。于是他在他人书室前听诵,一遍便能记住,邻居称他为神童。张相文十岁入私塾,勤奋好学,先生称赞道:此生将来必成大器。他在个人专集《南园丛稿》自述:“吾少贫贱,年十一始就乡塾读。读二年,家以分文不支,命废读。适谢表伯祖曰:是儿可惜。若能续读,吾愿以女妻之。吾家意转。既而二祖姑以还亲为嫌,婚仪遂罢,而吾以前入塾复读矣。惟时作辍,执耕作役。役时,每暗挟书册就柳阴无人处,踞地自诵,诵则能记;或闻他生读,窃听之,亦辄不忘,而书中之关于地理者尤深印入脑。时尚不知有地图也,惟从乡人壁画上推测其所在,虽轮廓不具,亦能揣其形势。迨弱冠后入学,无锡胡和梅师激赏之,乃就膏火所入,为吾大购群籍,于是向所想慕未识其名者乃皆得之目睹。胡刻一统舆图,亦得之于师处。至是学乃大有进步。然犹为科举所困。甲午以后,始尽焚弃之,专以地理教人,亦深自愧也”。正像张相文自己所说,他自幼家贫,但没有因为家贫而放弃求学,而是积极进取,勤奋刻苦,争取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2. 有崇高的学习动机

张相文出生于1867年,当时中国外有各国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清政府腐败无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张相文十分关心时局的变化,他一期不漏地购买传教士所刊印的《万国公报》,从中了解战争的消息,并购买了中国全图一幅,挂在书房墙上,时时根据《万国公报》上的消息,在地图上标上日军行踪和战争要地所在,不断向家人和学生讲述战争的进展。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战败,中日签署了《马关条约》,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张相文无比痛惜,并以研习地理为救国之实际举动。张相文的堂弟、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天麟在《张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一文中写道:“张相文有志于地理学,是从甲午战争时期经常阅读地图了解战局始。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更加激起张相文钻研地理学的决心。”由此可见,张相文学习地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救国救民。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目的,给了他极大的动力,使他能够经受住研学生涯中的种种磨难。

3. 有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知难而进的精神

张相文的一生,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注定他所推动的地学事业,困难重重。张相文的好友张謇曾好言相劝,以地图学家邹代钧创办“舆地公会”导致“炊烟几绝”为例子,对他创办中国地学会之事进行劝诫,但他毅然选择了创办了中国地学会,后又创办了《地学杂志》。在中国地学会创办后、《地学杂志》创刊之后不久,清廷覆灭,民国成立。民国前期,张相文曾担任国会议员,跻身社会名流之列,但这些行政职务并没有影响他坚持译著地理著作、撰写地理学文章、进行地理学考察。在军阀混战时期,为了能够继续维持学会发展、杂志不曾间断,他为中国地学会不断捐贴自己的钱物。一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中国地学会才不得不停止了活动,《地学杂志》也才不得不停刊。正是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张相文才得以苦苦支撑中国地学会,也得以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贡献(图4)。

(本文节选自2019年发布于微信公众号《科学家》的《科学人物|张相文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贡献》一文,作者张佳静,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