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星汉灿烂>>交大英才>>正文
誓将天堑变通途
2016-10-31  点击:[]

 
——赵祖康的筑路情结
李志杰
      我的好友金石家曾祥安日前发来一封电子邮件,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二月二十四日《党界日报》第三版一条消息的影印件。消息的标题是:西北国营公路管理局局长赵祖康辞职照准  经委会派曾向午继任    (西安二十三日电)    西北国营公路管理局长赵祖康辞职照准,经委会改委曾向午任局长,曾日内即由京来陕。
      友人曾祥安给我发来此件的原因,是我嘱其写一写他们家族的一些轶闻趣事。因为他的祖父、父亲和岳父等人都是社会名流,在各自的业务中都颇有建树。曾祥安翻阅有关历史报刊资料,查到他祖父曾向午任西北国营公路管理局局长的消息,便及时传给了我。在这则消息中,我找到了交大校友、南洋公学学生赵祖康任西北国营公路管理局局长的佐证,了解了许多赵祖康的轶闻趣事,不禁喜出望外。
      对于赵祖康,我早就有写一点文字的想法。我在宝鸡工作期间,假日去游秦岭山中的大散关,看到山崖上镌刻着“古大散关”几个摩崖石刻,下边署名为“赵祖康”。见到他在大散关的题词,不知这位校友何以在秦岭山中题字留名,现在才知道,赵祖康曾任西北国营公路管理局局长,曾设计修秦岭山中的川陕公路。这位南洋公学的高材生学贯中西,擅长翰墨,在大散关修筑公路,遇到名胜古迹,题词纪事便是情理中的事了。
     赵祖康,字静侯,1900年9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城厢镇,2岁时父亲病逝,母子相依为命。赵祖康自幼嗜学好问,喜听大人读书声,并朗朗仿诵,好听中国古代英雄故事,从小在心灵上种下爱国主义种子。他5岁进私塾读书,7岁进新式松江泖秀小学,8岁转崇文小学,以优异成绩跃升华亭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4岁考入江苏省立第三中学,18岁毕业后考入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攻读土木工程,将“致力工程,为民服务”作为终生奋斗目标。他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曾写了“开边须筑路,救国仗书生”的豪迈诗句。赵祖康进入南洋大学的第二年,即发生了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赵祖康即投身于热火朝天的运动之中。他编写谋求妇女解放的话剧《李超群的终身大事》,由张家惠主演,由此二人熟识,1924年结为伉俪。1922年,赵祖康以出众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分院土木系。
     1930年,赵祖康由铁道部派去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进修道路与排水工程,并在纽约州奥伯奈市州公路处任实习工程师。1932年学成回国,进入中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担任道路股股长,直到1945年。在13年的工作中,赵祖康在中国公路建设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章。
      解放前夕,赵祖康曾担任了7天的上海市代理市长,对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当时陈毅市长的嘉奖,并即委任为上海人民政府工务局局长。后又任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局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曾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六届代表、上海市政协一、二、三、四届常委、五届副主席。
      赵祖康主持修筑了西兰、西汉和乐西公路。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于1935年全线畅通,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作为西北国际补给运输干线,发挥了很大作用。西安至汉中的西汉公路于1936年5月抢通。秦岭的越岭线回旋舒展,“鸡头关”沿线的雄伟壮观,加上跨越褒河的钢桥和凿穿嶂壁的连环三洞,风景幽胜,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四川乐山至西昌的乐西公路1940年底打通,全长525公里,经过海拔2800米的蓑衣岭和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在地势险恶,人烟稀少,给养困难的复杂条件下,赵祖康用了一年五个朋时间完工,创造了公路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因此而劳累咯血,生病疗养于成都。
       赵祖康不仅是公路专家,还是一位辞书学者。他主编了道路工程词典《英汉道路工程词汇》《道路与交通工程词典》《道路工程学名词译法之研究》等辞书。赵祖康也是一位功力雄厚的书法家。除为书家所称道的“古大散关”摩崖石刻题字外,赵祖康在多处筑路工地留下了笔迹。例如沿万源城西南6公里内的210国道,接连锒嵌在大岩窝岩石上的“蜀道何难”和石冠子山洞口上的“秦川锁钥”两幅题书格外引人注目。“蜀道何难”4个一米见方的大字镌刻在万源南面出城的第一道咽喉大岩窝。大岩窝怪石嶙峋,居于壁立的两山之间,后河自银硐子平缓地流经万源城垣后,在此飞流直下。大岩窝又收枸角溪水,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流,隐身于乱石之中泻向石冠子深潭而去。大岩窝是万源城的天然屏障,过去得绕道5公里方可越过。开凿大岩窝公路,使羊肠变通途的难度实有“难于上青天”的架势,然而赵祖康还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坚壁中劈出了坦途一道,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蜀道何难”的豪言壮语。“蜀道何难”原刻在汉渝公路由北向南公路左边岩石上,1965年“三线建设”拓宽公路时被毁。1982年12月,万源县委函请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的赵祖康重新题书,并拨专款镌刻于公路河对面至今。
       出大岩窝南行不足两公里就是石冠子,今人皆称石冠寺,自古为万源南路第一要隘。天生石门,两岸危崖壁立,下有深潭,石梯陡斜,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要在石冠寺凿造山洞,艰难程度非同一般。赵祖康硬是组织施工力量在此开凿出3个相连的山洞,总长38.3米,高6米,宽7.5米,皆为凿穿坚硬的砾石而成。此工程历时10个月,用工一万二千,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五月完成。山洞凿成,诚如坦途。赵祖康援笔题书了“秦川锁钥”四字刊于石冠寺山洞的北硐门楣上,与镌刻在南硐门楣上的许肇鼎所书“石冠寺”相映成趣,成为今日万源的亮丽风景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