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河撷英>>正文
西北联大触动的中国高教格局演变
2016-10-31  点击:[]

彭正霞

从洋务学堂开启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新的篇章,到民国的大学区制改革涉及高校布局的重大调整,到抗日烽火中高校内迁重组与抗战胜利后艰苦卓绝地复校回迁调整,历次变革都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格局问题。尤其抗日战争时期,陕西汉中的西北联合大学,扎根西北,不仅是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也对西北高等教育体系的奠定,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平衡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格局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萌芽于晚清洋务运动时期,脱胎于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国旧有高等教育机构,包括书院体制及其改革)、借鉴了西方近代大学理念。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相继开设了京师同文馆(1862年) [①]、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州同文馆(1864年)等各科(类)高等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最早一批高等专科学校。甲午战败后,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下,清政府的一些官员开始积极筹办新式学堂。其中天津中西学堂的头等学堂(1895年)和上海南洋公学的上院(1896年)已具有中国近代最早新式大学的雏形。到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制度体系上得到确定。据统计,到1909年,中国总共有包括大学堂、高等学堂与实业高等学堂在内的官立高等学校101所,学生总数为19,136人。但是,当时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近代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沿海或沿江城市,例如,1909年全国共设立的101所各类学堂中,直隶含京师的高等学校19所,四川10所,江苏、安徽和湖南各7所,河南6所,山东、广东各5所,山西、浙江、湖北、陕西各4所,奉天、江西、甘肃各3所,吉林、福建、贵州、云南各2所,广西和新疆各1所。 [[1]][[2]]

“辛亥革命”胜利后,高等教育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当时,随着中国沿海地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内陆省份高等教育的落后状况变得越来越显著。分区设校是民初教育家根据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试图谋求全国学术、文化的平衡发展而提出的重要设想。但从民初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并且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再加上教育经费极度匮乏,高校分区设置并未全部付诸实践。 [[3]]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即高等教育地区分布不均衡。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鉴于上海及东南沿海的工业受到日寇威胁,开始考虑在“国防比较案例的内地”建立新的工业基地。1935年蒋介石在对西部川、滇、黔、陕等省进行实地视察时,决定要以“川、黔、陕为核心,甘、滇为后方”。此时,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状况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据国民政府1934年对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状况所进行的统计,当时全国本科以上院校共76所,其中北京12所,上海18所,河北8所,广东6所,江苏5所 [②]等等。另外,江西、陕西、贵州、绥远、宁夏、察哈尔、热河、黑龙江、西康、青海、西藏以及蒙古等12个省份没有设立本科以上院校。而在40所拥有三个学院以上的公私立综合性大学中,东部31所,中部6所,西部3所 [[4]]。

现在作为高等教育重镇的陕西省西安市、四川省成都市乃至甘肃省兰州市,在20世纪3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较为落后。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制约着当地高等教育发展。当时的中央政府试图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但是,由于干戈扰攘,经费的严重掣肘,一直到抗战全面爆发以前,这种一流高校聚集于平、津、沪、宁,而广大中西部地区高校几为空白的畸形布局一直存在着。

表1 1934-1935年中国大学分布情况 [[5]]

序号 地点 院校数 国立 公立技术 省立 市立 私立

1 北京 17 6 1 1 1 8

2 河北 9 1 - 6 - 2

8 上海 24 7 2 - - 15

9 江苏 11 2 3 1 - 7

10 浙江 4 2 - 1 - 1

11 安徽 1 - - 1 - -

12 福建 4 - - - - 4

13 江西 3 - - 3 - -

14 山东 3 1 - 1 - 1

15 河南 3 - - 2 - 1

16 湖北 6 1 - 1 - 4

17 湖南 2 - - 1 - 1

18 广东 8 2 - 1 - 5

19 广西 2 - - 2 - -

20 四川 4 1 - 2 - 1

22 云南 1 - - 1 - -

24 陕西 1 1 - - - -

25 甘肃 1 - - 1 - -

28 新疆 1 - - 1 -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随着华北、华东地区的相继沦陷,集中在这些地区的大批高校向西部地区迁移。在高校内迁的过程中,国民政府颁布了一些法令、政策,借机对高校布局进行调整。从1937年开始到1944年,共进行过三次高校内迁。总计有98所高校进行了迁移,其中迁往西南、西北两地区的高校共计52所,占内迁总数的一半多(见表2)。此外,抗战期间,西南、西北一些省份新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据统计,在此期间,我国新办高校56所,中西部地区就有43所,除去外省市在当地创办但抗战结束后迁回的9所学校,则有34所留在了原地。 [[6]]

表2 抗日战争时期内迁高校迁入的主要省区分布情况

迁入区域

和省份 第一中心区 第二中心区 第三中心区 第四中心区 第五中心区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州 江西 浙江 陕西 甘肃 湖北 安徽 河南 山西

接收内迁高校数 37 10 10 9 11 12 11 12 8 7 2 6 5 2 2

各地区接收高校总数 45 24 25 7 15

资料来源:季啸风.中国高等学校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说明:各大区域接收高校总数并不等于各省区迁入高校总数之和,这是高校迁移不定的结果。

图1列出了1944年我国高等学校分布情况,从表中各院校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抗战后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过的崭新格局。全国高校的总数已由1937年的108所增至145所 [③]。这些院校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南、东南国民党统治区域,原先高校云集的平津和沪宁等地,除上海稍好外,多数院校寥寥(见图1)。从中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日寇的疯狂侵略未能摧毁我国的高等教育,恰恰相反,由于高校内迁的机缘,中国的高教事业在战时竟有长足进步,院校总数净增近40所。二是,高校内迁和内地高教事业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中国高校集中于东部,西部地区高校寥寥无几的传统格局,不仅中西部地区聚集了大量高校,就连贵州、甘肃、西康、新疆等边僻省份也都有了自己的高校。

图1 1944年我国高等学校分布情况 [[7]]

二、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下的西部高等教育

西部地区近代新式教育发轫于晚清洋务运动后期,在清末、民初直至抗战爆发之前的约五十年间曲折发展,其历程可谓步履蹒跚。就这半个世纪内西部教育演进的整体态势而言,较之以往确实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其间出现的挫折、停滞甚至倒退屡屡有之。 [[8]]

新式教育在中国社会中处于初发阶段。西部普通高等教育机构的开办,都是由大学堂、高等学堂、专门学堂、师范学堂及至层次更低的演变程序,虽然整体数量尚较可观,但或因仓促上马、基础薄弱,或因经费短绌、师资无着,这些初具高等教育性质的新式学堂开办之初便只能勉力维持,在经过或长或短的苦苦支撑后,几乎无一例外地相继停顿或降格招生。

民国建立后,《修正大学令》的颁布和1922年的学制改革,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12-1927年曾在西部地区开办或出现过20余所高校,但绝大多数是专门学校,正规的大学不过三所,而且在这些专门学校中又主要是法政专门学校(见表3);此外,这些高教机构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境内,除陕西省的国立西北大学、云南的省立东陆大学外,当时在贵州、广西等省仅有法政学校;而且当时西部地区的这些法政学校大多“势单力薄”。

表3 1912-1927年西部各省高教机构 [[9]]

校名 所属省份 开办时间 备注

陕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陕西 清末 1912年由前清法政学堂成立

西北大学 陕西 1912年 1915年被撤销

国立西北大学 陕西 1924年 1925年有教职员38人,学生174人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甘肃 1913年 1909年成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13年改立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8年改称兰州中山大学,1931年改称

俄文法政专门学院 新疆 1924年 1930年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改为俄文法政学院,1935年又改俄文法政学院为新疆学院,1950年10月根据省人民政府的决定,将新疆学院改名为新疆民族学院,1954年9月又将新疆民族学院复名为新疆学院。

四川高等学校 四川 清末 1912年由原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所改,1916年停办。

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四川 清末 1912年前清四川法政学堂改名为四川法政学校,1915年改为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四川 清末 1912年将前清四川通省农政学堂改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4年定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院 四川 1926年 1912年7月四川通省师范学堂改为四川优级师范学校,1914年秋又改名四川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11月改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改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

成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四川 清末 1914年停办

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 四川 清末 原为1910年奏立的存古学堂,后改为国学馆,1914年改为国学学校,1918年改为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

私立岷江法政专门学校 四川 1912年 原名四川私立共和法政学校,又名共和大学,1914年改为私立岷江法政专门学校。

四川私立中华法律学校 四川 清末 1914年8月暂予备案

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四川 清末 1912年将前清四川高等工业学堂改为四川高等工业学校,1914年改为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国立成都大学 四川 1924年 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一部分独立,成立国立成都大学。1925年有教职员75人,学生403人

四川公立商业专门学校 四川 清末 此校时办时停

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 四川 清末 辛亥革命后,改前清官立方言学堂为四川省立外国语学校,1914年改为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

重庆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四川 清末 1915年并入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 四川 1925年 由杨公托、万从木等创立于重庆。1936年迁至牛角沱。

云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云南 清末 1913年由前清法政学堂成立

云南省立东陆大学 云南 1923年 1930年由原“私立东陆大学”改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9月,又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25年有教职员34人,学生125人

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广西 清末 1915年由前清官立法政学堂改立

南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广西 1917年8月专科毕业生才获批准

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贵州 清末 1913年由前清官立贵州法政学堂改立,1928年改为贵州大学

贵州私立南明法政专门学校 贵州 清末 1912年由贵州公立宪群法政学校改并入南明学校,为特别班

抗战期间,沿海地区大部分高校被迫西迁。高校的西迁,既保存了中国文化教育的有生力量,同时也为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抗日战争期间,内迁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四川,主要是重庆和成都两地。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市,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内迁高校集中于此,在内迁西南地区的61所专科以上学校中,四川一省接收的内迁高校就有48所,占总数的78.6%,是战时接收内迁高校最多的省份。 [[10]][11]抗日战争时期是云南民国史上高等教育最为鼎盛的时期,先后迁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组的西南联大,同济大学、上海医学院、中法大学、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合组的国立艺专、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和江西中正医学院 [[12]],对促进云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外,东北和平、津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迁来西安。1936年,东北大学工学院随张学良将军迁来西安,后迁往四川。1937年,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组成“西安临时大学”迁来西安,次年迁往陕南,更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又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这一时期,先后从西北大学分设了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这一时期,西北还新建一批高等学校,如陕西办学时间较长的有陕西商业专科学科、陕西医学专科学校、陕西师范专科学校、私立西北药学专科学校等。1939年4月在兰州新设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1942年又在兰州新设国立西北医学专科学校,1944年7月将省立甘肃学院改设为国立甘肃学院。1939年涂治博士来新疆后,在迪化创设高等农业学校,1941年并入新疆学院。1942年新疆女子学院成立,1946年2月并入新疆学院。

概而言之,1931至1947年间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获得了以下两方面的发展:第一,学校数量增加。1934年,西部地区仅有8所专科以上学校,占当时全国高校总数的7.5%,至1947年,西部地区已有高校42所,在全国高校总数中的比例增至20.48%。第二,办学层次提升。1931年西部地区只有2所大学,都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一所大学都没有,到1947年时,已有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国立兰州大学等9所综合性高校;西部地区在1937年以前没有学术研究机构,1941年底,西北工学院成立了工科研究所,西北农学院设立了农科研究所,西北师范学院创办了师范研究所,并且三个研究所都可以培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13]]此外,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国立兽医学院、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等院校的创设,推动了理、工、农、医各学科在西北地区的生根与发展。 [[14]]

三、西北联大与西北高等教育

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两个最大的大学共同体: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和陕西汉中的西北联合大学;一个“南渡北返”,一个扎根西北,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 [[15]]

抗战前,西北共有高校3所:陕西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年新建);甘肃的甘肃学院(由原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改称为兰州中山大学,1931年又改称甘肃学院);新疆的新疆学院(由俄文法政学院改称),新设立的青海、宁夏两省1所高校都没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落入日军入手,开发西北、为抗日建立战略大后方的呼声频传南京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9月10日下发第16696号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 [[16]]当时,北平大学有工、医、农、法商、女子文理五个学院;北洋工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工科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北平研究院与北平大学共有物理、化学、镭学等9个研究所。这些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内迁,大大提高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实力。 [ [17] ]

1937年10月18日,西安临时大学正式开学,当时全校有文理、法商、教育、工农、医等6大学院24个系,学生1,472人(含借读生151人),以文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学生居多。当时数校联合,共有教授106名,均为在教育和科研上取得成就的著名教授,其中文理学院有35人,法商学院有12人,教育学院有15人,农学院有16人,工学院有22人,医学院有6人。西安临时大学的成立,可谓中国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史上的创举。 [[18]]

1937年底太原失守后,西安东大门告急,国民政府令西安临时大学迁往汉中,并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7年4月)。1938年5月2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县校本部举行了开学典礼,设6个学院23个系。当时随西北联大来陕南的有全国众多知名的科学家、教授,其中不乏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们建议可根据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在西北联大分别设置大学,独立管理。 [ [19] ]1938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将西北联大工学院、农学院独立设校。8月,西北联大再次改组,由文、理、法商三学院组建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独立设置,称国立西北医学院,师范学院独立设置,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西北联大分设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1940年起,西北师范学院又奉令陆续迁往兰州)等国立西北五校。其中国立西北大学共设文、理、法商3学院12系,形成文、史、哲、经济、法学、生物、地理、地质等完整的高等文理教育体系;西北工学院形成土木、矿冶、机械、纺织、水利、航空,以及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完整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西北农学院由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农林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形成了完整的高等农学、林学教育体系;西北医学院汇入陕甘医学教育;西北师范学院则设国文、英语、公民训育、数学、教育、体育、家政等系。 [17]“国立五校”各具学科特色和优势,互为补充,奠定了以后数十年间,西北地区,尤其陕西省高等教育结构的基本框架。此外,对于西北地区没有学术研究机构的状况也有所改变,1941年底,西北工学院成立了工科研究所,西北农学院设立了农科研究所,西北师范学院创办了师范研究所,并且三个研究所都可以培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0]]1937年到1946年间,西北联大及“国立五校”形成了505名教授、1,489名员工的教职工队伍,其中不乏国内一流学者,这些教授大多留学德、美、日、法、英、苏联(俄)等国,学科分布广,学术造诣深厚;十年间,西北联大及“国立五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培养毕业生9,257人,涌现出一批开创学术之先、改善国计民生的杰出人才。同期,西南联大共培养毕业生2,522人。 [[21]][[22]]

抗战结束后,内迁的高校迅速复员,大多数高等学校又迁回了原地,一些学校留下一部分在原地,独立设置。内迁陕西的西北联大相关的学校,除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一部分迁回平津 [④],复校为北洋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外,西北联大的主体已经以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工学院 [⑤]为名,永远地留在西北,形成了文、理、工、农、医、师范等门类较为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为西北地区构建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西北的不少高等院校,都与西北联大有着直接源流和传承关系。

四、西北联大与西北高等教育的崛起

西北联大在西北扎根,形成了西北,尤其是西安这个地方高等教育的整个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其作用不仅仅是 抗战8年,其更重要的影响是持续到今天。

首先,改变了原来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薄弱的局面。在西北联大内迁之前,西北地区几乎没有一所像样的高校,西安的西北大学已经变成了中学(陕西省立高级中学),整个西北地区只有兰州的法政学堂(今兰州大学的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年创办)和省立新疆学院3所高校勉强维持,事实上等于完全没有高等教育。西北联大的迁入,是迁入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中国最好的工科大学——北洋工学院,以及规模最为庞大的综合大学——北平大学为主体,又加上了当时最有特色的河北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河南焦作工学院,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以及专业的科研机构——北平研究院共同组成的,涵盖了作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包括附中和附小),作为应用的工程技术教育,以及作为教育、科研发展动力的综合大学各个方面,是一个具有持久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23]]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移入广袤的西北大地,在短短8年时间里,使得西北地区具有了师范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这样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了西北高等教育的生长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北地区的教育面貌,为日后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是其他内迁高校所未有的,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堪称奇迹。

其次,奠定了西北地区的强势学科。西北联大及“国立五校”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在工程科学、地质学、师范教育、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基础;非常重视西北教育、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方面与西北地区密切相关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些研究对其后西北高校的学术特点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今,西北诸高校的强势学科,如西北大学的历史学、语言文学、经济学、地质学、生物学等优势学科;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工程等工程学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学、林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医学等,就是渊源于在抗日战争时期西北联大及“国立五校”奠定的基础。

第三,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格局趋于平衡。从清末到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这就形成了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近代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沿海或沿江城市,广大中西部地区几为空白的畸形布局。西北联大的迁入,分设五校,扎根西北,实现了西北地区大学从无到有的目标,使西北的高等教育焕发生机,其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西安交通大学等一批一流院校的加盟之后,使西北地区的高校推到了国内更高的水平。如今西部地区“985”高校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学院),“211”高校中的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工学院)都是源自于当时西北联大分设的五所大学;2000年西安医科大学(西北医学院)还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西安交通大学。由此可见,西北联大扎根西部,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国高校教育格局趋于平衡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金项目: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sk2013043)

彭正霞(1979-),女,甘肃兰州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政策研究室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①] 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北平同文馆。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北平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学校,1901年它并入了北平大学堂,是北平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②] 国民政府成立后,南京市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是被作为特别市对待的,当时江苏省的省会是镇江。因此,在当时的统计中,南京和江苏分开统计。其中,江苏2所,南京3所。基于当今行政区划的现实,笔者在此把民国时期南京的高校也划归到江苏省中计算。

[③]不包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办的院校

[④]西北师范学院当时有1000多名师生,只回去了300来人。天津重建的北洋工学院的人员主要来自李书田在西安建立的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和从浙江并入的泰顺北洋工学院的人

[⑤] 留在西安的西北工学院中的原北洋工学院的人马几乎完全没动

[1]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良友出版社,1934 :223-224.

[2] [加]许美德著,许洁英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5.

[3]宋伟,韩梦洁.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J]. 史学月刊, 2009 ,4:74-81

[4]国民政府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上)(影印版)[G].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344.

[5]费正清,费维恺著.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 1949年(下卷)[M].1994:391.

[6]樊明成.抗日战争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1:43-50.

[7]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349-351.

[8]余子侠, 冉春. 近代西部地区教育变迁发展的历史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5: 15-19.

[9]余子侠,冉春.中国近代西部教育开发史——以抗日战争时期为重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48-51.

[10]侯德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73.

[11]莫珍藕.重庆——抗战时期的文教中心.载《四川与抗日战争》.台湾:川康渝文物馆,1995.

[12]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73.

[13]宋晞.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J].(台北)近代中国,1987,(60).

[14]田正平,张建中.近代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以1927至1949年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 91-97.

[15]方光华.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7:1,5.

[16]储朝晖.寻觅西北联大的生命密码——西北联大的兴衰及其启示 [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34(4):75-84.

[17]方光华.记住西北联大[N].光明日报,2012-8-19,15

[18]方光华.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7:4-6.

[19]方光华.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7:7

[20]宋晞.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J].(台北)近代中国,1987,(60).

[21]方光华.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7:9.

[22]潘懋元,张亚群.薪火传承 文化中坚——西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1):5-11.

[23]李寻.格局之变——西北联大触发的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迁[J].休闲读品·天下,2012,2:18-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