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思源心语>>正文
庆祝交大机械百年华诞,追忆十年求学岁月往事
2016-11-01  点击:[]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殷国富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迎来了建院100周年庆典,作为一名在此学习生活了十年的交大机制专业学子,倍感激动和亲切,衷心向母校机械工程学院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岁月不居,沧桑巨变。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在100年的办学历程中发展壮大,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交大机械工程学科在全国机械学科领域评估中保持排名前三,名符其实地成为国家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正在意气风发地向国际一流水平的机械工程学科迈进。
       2012年4月7日,在参加母校建校116周年、迁校56周年华诞庆典暨1977和1978级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的晚宴上,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卢秉恒院士发出了在2013年进行建院100周年的庆典邀请时,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从这里开始,当年老师们的教诲萦绕耳畔,同窗的音容笑貌恍若昨日,十年求学生涯的历历往事浮现在眼前……
       一、历史的转折,人生的拐点
       我是川北山区的农家子弟,在文化大革命中断断续续上了初中、高中各两年。尽管家庭贫穷,但一直喜欢数理化,坚持自学了一些老高中课程,还一度追求成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那政治背景盛行的年代,要靠推荐才能上大学。在上大学求学深造无望的境况之下,1974年底我获得了参军的机会,投笔从戎,到祖国的西藏高原,守边卫国。
       1976年10月 “四人帮”被粉碎之后,大地解冻,万物复苏,祖国迸发出春天的活力和喜悦。1977年,在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英明决策下,国家恢复了由于文革动乱而中断的高考制度,迎来了高等教育的春天和新的希望。对于国家这是历史的转折,对于我们这一代就是人生的拐点。1978年,我已在西藏军区的军营里服役当兵快四年了,所在连队有一个参加地方高考的指标,在营党委和杨志学教导员的大力推荐下,我获得了这一宝贵的机会。我当时喜极而泣,夜不能寐。利用军训的所有空余时间,匆忙复习备考。1978年7月,我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一所很简陋的学校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取得了390多分的成绩,据说是当年西藏自治区的理科最好成绩。
       记得在西藏日喀则师部组织科填报高考志愿时,领导拿出一张有30多所大学的名单,要我们学习与部队工作有关的专业。当时对交通大学之“交通”二字望文生义,而我喜欢理工科,考虑到“交通”与部队运输工作有关,就填报了交大和一些医科院校。当年到西藏招生的是交大机械工程系切削实验室的姚根祖老师,根据我的考试成绩和志愿,将我招收到了机械工程系学习,致使我这一生与机械工程学科结缘,步入机械工程的教学科研领域。
       能进入大学学习,在此之前,真是不敢想象,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从那一刻起,我就立志在机械工程学科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当年有三位从西藏到交大的同学同行,一位在动力系,另一位同学刘云忠在锻压专业,我在机制专业。我们三人从西藏拉萨出发坐汽车到甘肃的柳园火车站,买到没有座位的火车站票。从拉萨到西安,前后花了10 多天时间,到交大时已是1978年的10月份了,没有赶上开学典礼。
       二、美丽的交大校园,激情的大学生活
       从地广人稀、空气稀薄的西藏高原来到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交大校园,犹如进入了人间天堂。北门“交通大学”校牌俨然伫立,顺着由冬青树排成的曲径小路,通过中心主楼后,顺着右手边一直走到由两排梧桐笼罩的西边大道,拾坡而上,就到机械系食堂和我们住宿的学生24栋宿舍楼了。我被分配在311房间,宿舍里八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虽然连安放东西及学习用品都很拥挤,但同学们毫无抱怨,其乐融融。2012年4月校庆时,我们几位室友还一同重返311房间合影留念。
       迈入交大校园之初,一切都是陌生的。在西二教学楼找到姚根祖老师,在他的带领帮助下,我们完成了报到手续,开始了人生最为辉煌的本科四年学习生活。
       在美丽的交大校园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交大标志性建筑老图书馆了(现称“钱学森图书馆”北馆),据称规模居于当时全国高校之首,是知识的海洋。来到图书馆,踏上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分别伫立于门两侧的一组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学子塑像。东侧塑像基座上男生的身旁是一台电动机,西侧塑像基座上的女生身旁伴有一个齿轮,加上男生手中的那枚火箭,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西安交大以机电为主的专业特征。我十分庆幸自己在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人咨询讨论的情况下,居然进入了重点大学的重点学科专业学习,并使之成为了我的终身职业方向。
       图书馆的阅览室宽敞明亮,是我四年大学生活中去得最多的地方了。不声不响地进入阅览室,放下书包,静下心,在散发出油墨清香的书架旁读书。在看书做作业之余,有时到四楼的文艺报刊阅览室浏览国内外各种新闻消息,在阅览室度过充实而又有乐趣的自习时光。事实上,也可在没有上课的教室上自习,抱着英语教材默默阅读,翻着专业课本做作业,困倦时便可趴在充满油墨味的书上睡一会儿觉,吸收知识带来的力量;也会在临近考试、人满为患时为找一个座位四处奔走。
       那时学校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冬天,只有教室、图书馆等公用场所才有暖气。清楚地记得每到冬天,机械系学生食堂屋檐下就会堆放着像小山包一样的大白菜,经常吃的饭是玉米面糊糊,粗粮比例较大,每月仅有几斤大米饭票,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南方的同学,很是不习惯。但食堂里的狮子头、红烧大块肉、白面馒头、玉米发糕、玉米糊糊、大锅面条,香甜可口,至今还让我魂牵梦萦。
       当时的大学校园,文娱生活远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周末只能在空旷的广场里看露天电影。记得刚上大学的一个周末晚上,听同学说在教工一村放电视,报着好奇的心情与同学一同前去看电视,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了黑白电视。好像是在大学三年级之时,学校为每栋宿舍楼一楼值班室配备了一部黑白电视机,可以看看球赛、新闻之类的节目了。
       同学们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也注重身体的锻炼,“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了我们的口号。当时,每到上午上完两节课的课间,校园高音喇叭就准时响起了广播体操的音乐,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到处可见做广播体操的身影,在时而舒缓、时而欢快的旋律中伸展着自己的四肢,场面蔚为壮观,形成校园特有的青春风景线。我感觉到做操后再进行学习,听课效果好,学习效率也提供高了。尽管我后来一直在大学里工作,但随着繁忙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校园课间广播体操也就逐渐消失了,当年广播操的动作已经基本忘记,随之远去的还有我们的青春年华……
       大学四年,我们珍惜机会,如饥似渴,刻苦学习。回想那时的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像饥饿的嗷嗷待哺的雏鸟,在母校机械工程这片知识的丛林中吸吮着、充实着。无论是在阶梯大教室,还是自习室、图书馆,都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和为民族复兴的抱负理想,基本上是教室、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肩背书包,听课、看书、做作业。清晨校园,新概念英语广播声与同学们跟读声,此起彼伏;食堂排队买饭的间隙,还拿着自己制作的单词卡背外语单词;晚上自习到教室统一关电闸之后才离开。这种刻苦学习精神是交大机械工程学科的传统作风。
       三、朝气蓬勃的班集体,奋发向上的青春同学
       我所在的班级有43名同学,其中4名女生。这是一个在特定年代里的特殊大学生班级,我们中有工人、农民、教师、军人、干部以及上山下乡的知青,还有当年一批幸运的高中生。记得班上年龄最大者已为人父亲,32岁多了,最小者来自提前参加高考的中学生,年龄还不到16岁,几乎是两代人,这种年龄差距恐怕在此后大学中很难再出现了。历史的机缘使我们这些有着不同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的同学们走到一起,我们满怀着美好的憧憬,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开始了交大机械工程系的学习深造。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学习激情的班集体。同学之情,自然真挚,推心置腹,我是班上唯一的军人党员,来自部队,年龄较大一点,同学们就推荐我当班长,后又担任年级党支部的工作,同学们都追求政治进步,奋发向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但当时的标准要求很高,在大学成为党员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班上只发展了徐跃先、陈天宁同学等很少几名党员。
       当时学校为每个班级确定有一间自习室。我们机切82班的自习室在西二教三楼上,这里既是我们上小班课的地方,也是我们自习、班级活动的场所。我们班上的陈天宁同学书法美术功底好,把自习室装扮的催人奋发向上、有浓厚学习气氛的地方。
作为“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首批大学生,背负了更多的期待与使命,我们把压抑在心中对知识的渴望转化成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在紧张的孜孜求学生活中。“振兴中华,从我做起”成为那个时代每一个同学的理想和信念。
       母校机械工程系把传授知识技能与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全方位育人的过程。学校建立了有效的辅导员制度,机切专业78级的辅导员张老师就住在学生宿舍24栋的一间宿舍里,经常与学生同吃同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那时候,辅导员可以称得上是学生人生的导师,经常与我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印象最深的是,母校机械工程系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使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受益终身。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我们也十分关心国家大事。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我们十分关心前线战事,天天不间断围住收音机聆听战报消息,还要专门到图书馆的报刊区查看有关消息和评论。记得1979年6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在交大操场上聆听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们的事迹报告,掌声雷动,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交大,那激动人心场面和爱国情怀令人终生难忘!
       四、辉煌的本科四年,难忘的老师教诲
       西安交大机械工程系在1978年设有机制、锻压、焊接、铸造和金相五个本科专业。机制专业的全称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通常也简称为“机切”,我们班简称为“机切82班”。
       交大机制专业师资力量之强在全国高校中是名列前茅的。顾崇衔教授、乐兑谦教授、阳含和教授等众多老师已是享誉国内外机械制造学科的知名学者专家。随着机械制造学科的发展,他们建立和形成了诸如机床动力学、机械加工工艺、液压传动与自动控制、齿轮加工与刀具、精密测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有重要影响的学科方向。给我们影响最为深刻的有顾崇衔教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床动力学、阳含和教授创建的机械控制工程学科、屈梁生教授创建的机械故障诊断学科、戴德沛教授创建切削振动学科、乐兑谦教授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赵汝嘉教授有限元分析和CAD技术学科等等。顾崇衔教授主编著的《机械制造工艺学》不仅我们上课学习,在我到大学任教后同样使用多年,该书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本制造工艺学教程。
       四年的学习生活,让我们终生难以忘怀的是交大机械工程学科老师们的高尚人格品德、渊博学识、严谨治学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生动的授课艺术,他们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神圣的事业,忘我、无私、奉献。
       记得给我们上机床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公差配合、刀具设计、夹具设计等专业课的老师,推理严密、作风严谨、生动有趣,最为佩服的是老师的粉笔板书,两节课下来,大教室的上下六块黑板,安排得井然有序、图文并茂,给同学以极大的享受。同时,老师们特别强调学习方法,任课老师都会对我们强调听课做好笔记、课后加强自学的重要性,教导我们掌握学习方法,热爱专业,科学支配时间。给我们上专业课很多老师,都能把抽象枯燥的公式、概念变成形象化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使教学充满了吸引力。特别是老师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精辟透彻的分析推理和条理清晰的抽象归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种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对我后来一生的学习、工作都有深远的影响。正是从交大机制专业老师们的身上,切实感受到一流大学的师资水平和教育熏陶,为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交大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颇具特色,系统性、实用性很强。例如,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设计、机床概论、机床设计、机床液压传动、机床动力学、机械量电测量、技术测量和公差配合、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等课程,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相融合,各种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系统深入,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同时,还增设有前沿高新技术的多门选修课。构成了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深入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本科教育体系。我从交大获得博士学位后就一直在高校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由于现在太强调本科通识教育,专业课限制在200学时左右了,我们当时所学习的有关机床和工艺的等五、六门课程统一为《机械制造工程学》一门课程,也不过50多学时了。我常常也反思如何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专业课教学,使培养的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尽快进入角色,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在机械工程学科领域,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要进行创新也是很难的事情。
       机制专业教学的另一特色是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启发和激励我们对专业问题的思考,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体系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紧密结合。我们在交大校办实习工厂进行了金工实习,认识了机床车工、铸工、锻工、焊接工、钳工和机加工,自己动手操作机床,完成指定的小榔头制造任务,这也是我第一次加工出的机械产品并成为永恒的记忆。我们专业的生产实习是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的。带队老师董树信教授,是机械制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领域专家,与我们一同坐火车到长春,一同到一汽制造生产车间实习,使我们受益良多。
       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在王光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他在我们本科四年级时开设了《机械参数电测量》课程。我与机切81班的王叶同学两人,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削测力仪动态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的课题。王老师和切削实验室的姚根祖老师尽心尽力地指导我们,一起与我们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工作。在老师们的精心辅导下,我完成了《弹性板车削测力仪动态特性研究与结构设计》的毕业论文,还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殊荣。由于该车削测力仪是机切实验室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由课题组褚家麟教授执笔写出了一份由交大科技处印刷的科学技术报告:弹性板式车削测力仪的性能研究与结构设计。我清楚地记得褚老师在弹性板力学公式推导上的数学功底和严谨的态度,用稿纸的正反两面都写满推导公式和建立的数学模型,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分析讲解,使我们受益匪浅。《弹性板式车削测力仪的性能研究与结构设计》论文在198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加工学会年会上进行了交流,收录在《第三届机床与研究年会论文集》之中。
       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深造,科研能力的提升发展
       由于我来自部队,1982年本科毕业之后按照规定又回到部队军营,在一个西藏军区后勤部汽车运输独立营担任技术员工作。由于专业不是很对口,加上在交大四年学习使我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求知的欲望,所以在工作不到一年的情况下,经所在部队批准,我又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由于我当时工作在西藏拉萨市,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母校机械工程系领导和老师根据我的初试成绩和本科学习情况,免去面试并被录取为研究生。我于1983年9月转业离开部队,回到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当时研究生招生人数较少,机械工程系五个专业的研究生编为一个班。
       我和孙为民同学的指导老师是陶钟教授和赵汝嘉教授。在上研究生期间,陶老师已到陕西省委任职,在学校主要是由赵汝嘉教授指导。两位导师共同制定了我们的培养计划、确定我们的研究课题方向。当年赵汝嘉教授创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科研方向和CAD研究室,他在CAD技术、有限元分析、机床CAD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当时国内高校研究的前列,也属于当时新兴的前沿研究方向。因为那时的计算机在国内还充满神奇和神秘,上大学本科时见到和使用过一次当时很先进的DJS-130计算机,用穿孔纸带作为输入和输出的纪录方式,实验后拿着穿孔纸带分析数据。
       赵老师所在的金工教研室创建了当时最好的计算机实验室工作条件。实验室机房添置了一台16位微型计算机HITACHI MB-16007A,带有光笔和图形显示器,可使用扩展BASIC语言。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利用这台计算机完成的。在实验室另一间恒温房间,安装有一台PDP-11计算机,是当年非常好的计算机了,它个头就像现在200升以上冰箱一般大,使用的FORTAN语言,8寸大磁盘,容量也只有140K,比起今天的16G、32G的U盘,差别是多么的巨大。在今天的市场上,哪怕两三千元的计算机,其拥有的CPU速度和内存,就已经很容易是当时的数百倍以上了。本科同班叶君军毕业就考上了研究生,对FORTAN语言编程很熟悉,我在PDP-11计算机上用FORTAN语言编写优化设计程序时,得到他的很多帮助。
       我的硕士学位论文方向是进行机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研究。由于当时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能见到和用到计算机的人还不多,难度很大。指导老师赵汝嘉教授在这方面站在学科的前沿,他治学严谨、知人善教而且还实际动手,编写有限元分析程序和上机算题。考虑到我愿意做涉及工程应用的实际课题,就指导我结合云南机床厂的需要开展机床变速箱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题,带领我们几位研究生到云南机床厂开展科研课题,在那时就开展了产学研的合作,这一科研方法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让我受益非常大。事实上,我目前的科研课题来自企业实际课题居多,我现在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通常也要求他们到企业去做课题,取得实际应用成果。
       赵汝嘉教授学术造诣精深、严谨求实,又能够在学术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论文期间,有些问题一时不理解或有不同见解,他都非常细致的指点,以学术见解准确为原则来衡量问题。在赵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通用机床变速箱分级模块式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系统的研究》,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在进行硕士论文课题研究的同时,还用BASIC语言开发了一套光笔+图形显示器的交互式参数化绘图系统,并在教研室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作为实验课内容之一,撰写的有关论文在全国高校机床学第二届年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硕士论文的部分内容也收入赵老师编著的《CAD基础理论及应用》一书中,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
       我硕士毕业时,赵老师正在酝酿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领域,起步进行智能CAD、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研究,对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读博,一直犹豫不决。得益于家庭的大力支持、老师的引导帮助,参加了博士研究生考试并被录取,顾崇衔教授、赵汝嘉教授为指导导师。当年博士研究生很少,全校的博士研究生也就是一个班。对于我而言,在母校机械工程系有这样的机会攻读博士学位,真是求之不得。从此,我的人生历程进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顾崇衔教授是我国制造技术方面的著名前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名望。赵汝嘉教授创建了CAD/CAM研究所,在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CAD/CAM领域取得较多的成果。两位博士生指导老师学术造诣深厚,追求创新,思路敏捷、思维严谨,具有鼓励学术独立探索和创新的大师风范。1987年,在赵老师的鼓励和多次修改下,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得以发表。当时,尽管不像现在要求博士生发表SCI / EI论文多少篇,但赵老师总是鼓励和支持我们将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在博士研究生期间,我与老师一起发表了4篇期刊论文,参加了两次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了两篇会议论文。同时,还与赵老师一起,在1988年度的《机械》期刊上连续4期发表了《CAD/CAM技术讲座》的系列文章,宣传CAD/CAM技术。
       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赵老师承担了“机械设计及加工工艺设计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研究”课题,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CIMS主题资助的科研项目。以此为背景,我进行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技术引入机械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完成了《机械设计专家系统开发工具(MDEST)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于1989年底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不仅是我的科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也奠定了我的科研方向。在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我先后承担的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都与智能化、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有关。
       更令我感动的是,在我离开交大后,赵老师一直关注我的成长,从学术上帮助我,让我参与了他主编的《CAD/CAM软件开发方法》、《先进制造系统导论》等书籍。在赵汝嘉教授及机械工业出版社有关人员的策划和组织下,组织我们进行面向制造信息化工程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出版手册软件系统的研究工作,出版了数十种数字化手册软件系统。同时,他还推荐我作为《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第三版的主编,这种高风亮节的胸怀,谦逊平和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母校老师崇高的品德和风范。2012年3月,赵汝嘉教授80寿辰时,见到老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十分欣慰。
       六、饮水思源,感恩母校,祝交大机械再创辉煌
       1989年我在母校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分配到成都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得益于母校老师的悉心培养和科研能力的锻炼,又遇上了国家改革开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时代,通过努力也获得了一些成绩。1990年评聘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评聘为教授,是当年学校最为年轻的教授之一,1994年成为博士生指导老师。1994年我担任机械工程系主任,1998年开始担任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直至2005年。1993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2001年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08年聘为四川大学首批二级教授。我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说做了一些事情的话,与母校机械工程学院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与母校机械学科严谨学风和优良传统的熏陶是分不开,是在母校机械工程系十年学习深造所奠定坚实学术功底的结果。我所做出的每一点成绩、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有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科深深的烙印。
       毕业离开交大以来,也时刻怀念母校机械工程学院发展,凡涉及到母校机械工程学科的新闻消息和科研材料都会认真查看,倾力支持,对母校机械工程学院取得的进步发展感到由衷高兴。我在周围同事和晚辈面前,凡是一讲到母校机械工程学科之事,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总是津津乐道,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光!2006年我的侄儿殷鸣报考大学时,我就力荐他去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本硕连读班学习,他现已进入博士生学习阶段。总之,交大机械工程学科在我们这些学子心目中永远都是最好的!
       斗转星移,岁月荏苒。在100年的辉煌办学历程中,母校机械工程学科历经风雨、成长壮大。一代又一代机械工程学科师生积累形成了严谨治学、追求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足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鲜明办学风格和特色。交大机械工程学科经过985、211工程项目建设,继续走在机械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在摩擦学、动力学、快速响应制造、激光快速成形、数控技术、故障诊断、MEMS、精密测试与仪器、CIMS、激光红外等学科研究方向处于领先地位。今天的机械工程学院,人才梯队更加合理,学科布局更加完善、科研实力更加强大、培养模式更加创新、社会影响更加显著,一切都充满生机,富有活力。今天的母校机械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前三,我认为这是名至实归,当之无愧。
       百年交大机械,桃李满天下。思源致远,群星闪耀。岁月易流逝,师恩却难忘。感谢母校机械工程学院,感谢老师!祝愿母校机械工程学科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再攀高峰,在国际学术前沿创造出更多优秀成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建设世界知名的一流机械工程学科的道路上开拓前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