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河撷英>>文化传统>>正文
校旗飘扬 与日俱长——我校校旗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
2016-10-31  点击:[]

 
刘鸿翔
     校旗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的象征与标志,蕴涵学校的精神气质,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展示学校的个性特色,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浓缩和提炼,也是学校对外交往、举办重大活动、隆重庆典时必不可少的关键元素。
      交通大学在跨越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校旗飘扬,与日俱长。从档案资料中可以查到,我校最早校旗的制订是在1909年,旗上绣以一头雄狮脚踏地球,雄狮英姿焕发,目光炯炯,迸发着勃勃生机(见图一)。     
                                                      
这面校旗表达了南洋学人的理想与志向:要为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要勇于向现代科学技术挑战;也喻示着中华民族一定会崛起振兴,称雄于世界。
      此后在各个发展历史阶段,学校一贯重视校旗的作用,这在各个时期的校歌中得到充分印证。如1911年出版的《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堂十周年纪念册》上所刊发校歌有云“醒狮起搏大地,壮哉我校旗”;1915年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歌》中有“光辉我国徽,便是光辉我校旗”;上世纪20年代的《南洋大学校歌》中有“增进我南洋黄蓝校旗之光辉”,1928年的《交通大学校歌》中有“校旗飘扬,与日俱长”。值得一提的是交通大学校旗为黄蓝两色,中间为校徽,两侧为三道水平横条,代表沪、平、唐三校,上方文字为“国立交通大学”(见图二)。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 7月 7日,学校颁布在由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有训、副主任委员陈石英联合署名的809号行文中称,“兹经本校校务委员会第52次会议通过本校校旗式样”。这次通过的校旗是以正红色为底色,横置长方形,正面左上方为一颗金黄色五角星,五角星右侧斜下方置交大校徽图样;在正面的右下方则缀正方体的“交大”二字。寓意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交大一定能够弦诵不绝、学门昌达(见图三)。
                                                         
同年12月23日,学校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为通知关于中央指示各级校馆旗帜式样的规定》(第008724号)。文件对各级校馆旗帜式样作出规定:“各级校馆旗帜不必强求统一,其式样应采用特种形式,或用特种颜色,或用特种标志,只要容易识别即可,不必作硬性统一规定。各级校馆旗帜的幅度,可参照国旗尺寸制定,但不得大于国旗,更不必按校馆等级加以区分,又校馆旗帜图案,注意不要与国旗、军旗混通”。按照文件精神,当年学校所设计的校旗较为符合此一要求。然而1952年 9月29日,学校又接教育部《关于各级学校校旗、证章式样的原则规定》,其中指出,“各级学校不必制定校徽;校旗只需用简单颜色,表明校名即可,不必另加图样”。据此文件精神,前面所设计的交大旗帜则不能使用了,取而代之的则为红色底面加校名的校旗,其文字原为毛体的“交通大学”,
      1959年后为毛体的“西安交通大学”。自此,国内各大学的校旗均为千篇一律的红色式样,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1996年百年校庆前夕,学校制订了西安交通大学中、英文校旗样式。校旗中部为乳白色,象征知识殿堂的圣洁;学校名称及校旗上部、下部为蓝色,象征科学知识如浩瀚深邃的海洋,寓意学校创建于东海之滨——上海;校徽为代表金属色泽的黄色,象征百年交大传承中华文明之光和现代科技之光,不断创造着辉煌,并寓意学校迁校至黄土高原之川 古都西安(见图四)。

                                                            
 
                                                            
      2011年11月4日,学校发布了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修订的校旗样式(见图五),即主体为蓝色,象征科学知识如浩瀚深邃的海洋;校徽与校旗上的白色代表知识殿堂的圣洁,象征着百年交大传承中华文明之光、开创现代科技之光;蓝色与白色的搭配也象征着百年交大创造卓越、永远年青。随后在公布的《西安交通大学视觉形象识别标准手册》中对于校旗的基本格式加以标准化。 (转自《西安交大报》第852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