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思源心语>>印象交大>>正文
坚守平凡 完成使命 为国家、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6-11-01  点击:[]

 ————在西迁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吴百诗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原西安交大理学院应用物理系的教师吴百诗。
    我1952年从交大物理系毕业,并留校从教。留校后不久,即被学校派去哈工大进修,跟苏联专家学习理论力学。1955年回校后,被分入理论力学教研室。迁校前学校决定让我担任理论力学教研室代主任,1956年随校西迁来到西安。
    今天很荣幸能够作为西迁教工代表在这里发言。谈起西迁有几件事是很令我难忘的。
    一是为了保证顺利迁校,学校对教职工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理论力学教研室,依照学校部署,深入了解哪些教师确有困难不能随校西迁,哪些教师思想上有障碍或有顾虑不愿随校西迁,对后者尽量作工作帮他们解除顾虑或帮他们解决困难,争取他们能随校西迁。经过了解,一般年轻教师无家庭拖累,除个别身体有些问题的外都能随校西迁;中老年教师特别是大课主讲教师,因各种原因包括考虑造船学院教学需要等,要留在上海的有七八位。这里想起我们教研室的沈德贤老师。当考虑到迁校后师资较为缺乏时,她主动响应党的号召,一再跟我说要去西安。其实沈德贤老师的爱人陈国光同志当时是上海一个企业高级职员,家庭生活幸福美满。考虑到家庭因素,学校已确定沈德贤老师可留在上海造船学院,无需西迁。但是沈老师不但自己主动要求来西安,还动员他的爱人一起,把家搬到西安来。陈国光先生后来也调入我校,是我校无线电系的资深名教授。
    二是为了保证西迁后能够顺利开课,各教研室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理论力学课是面向全校一二年级授课的,任务繁重。原来的教师人数就少,迁校后很难满足到西安马上开课的需要,经向学校汇报,学校确定在助教中选拔主讲教师,经过严格的筛选,评定了两位教师,可以胜任讲大课的任务。记得当时上大课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每个大课教师至少要上两个大班以上。我当时上三个大班,包括全部电类专业和热能五字头学生,每周6学时。但是在教师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学校各课的教学工作却丝毫没有耽误。这归功于学校领导抓得紧,抓得有力。我们来到西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苏庄副校长汇报开课准备情况。他要求各课必须准时开课。开课后,在苏庄校长带领下,学校对上课情况,课堂秩序,学生学习情况等都做了详细的检查调研,非常的仔细严格。
    刚迁校过来,还有一个情况是值得提及的,就是师生间的交流非常密切,感情也非常好。因为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生的家也都不在此,当时交通也很不方便,市内公交车很少,我们学校门口根本就没有公交车,所以学生们也没地方去,就到老师宿舍去答疑、交流。师生接触较多,关系非常融洽。那时,我那三个大班,差不多学生的名字我都可以叫出来。这非常有利于教学相长,形成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五五年入学的这届学生,基础好、学习刻苦努力,其中不少毕业后留校,后来多数都成为学校骨干教师和干部。
    三是西安部分着力抓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做了大量工作。开课不久,高教部开了一个有关抓教学质量的会,对我们西迁部分,首先是要进一步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苏庄副校长专门召开过几次座谈会,组织西安部分一些教师,像赵富鑫、陆庆乐、孙成番、张寰镜、徐桂芳、张世恩以及一些教研室负责人等讨论,我在会上还做了重点发言。开学后不久彭康校长来到西安,又主持召开了一次分党委会,我当时作为预备党员,也参加了这次会。在这次会上,彭康校长非常仔细地了解各课程进行的情况,问课堂秩序怎样,学生学习情况怎样,存在些什么问题。听过问题汇报后,除指示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存在的各项问题外,还特别指出要紧抓基础课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当时彭校长虽然上海西安两边兼任,但在西安这边来的较多。他人很随和,常到教师学生间走动,了解情况,十分关心教师员工和学生生活安排等问题,还经常到学生食堂、学生课堂去,这是学生们经常乐道的。我记得他有两次来我班上。一次是我在中心楼三楼最西边大教室上理论力学课,另一次是在中心楼三楼靠楼梯旁边的教室上课。他从教室后门进来,慢慢走下阶梯,边走边看学生听讲记笔记,然后从前门出去。西安这边师生见到彭校长的机会相当多,所以他检查听课时,学生都正常听课,我也正常讲课,一切都很自然。
    四是对老交大 “基础厚”,这一教学传统的保持。交大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学风和传统,老交大毕业的学生以基础雄厚著名,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传统经验,按张鸿等前辈总结出的三句话是:门坎高、基础厚、考试严。对此,我是深有感触的。一个是当时理论力学的大课老师由陈大燮教务长亲自主持评审,评审过程极其严格,可见学校对基础理论教学多么重视。还有就是1958年我调到新成立的工物系工作,该系是培养原子能科学和核能技术干部的。对这两个专业方向,我校完全没有基础。按照彭康校长指示的办新专业也要加强基础理论的培养方针,学校授权工物系可在全校范围内不受任何限制的选择学识最好的教师上课,配备高水平的基础课教师,在前两年切实打好学生基础。至于后两年的专业课,学校则立即挑选年轻教师送外学习培训。后来,我校工物系的许多毕业生,在我国核科学和核能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回首六十年前的交大西迁,作为一个亲历者,我从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现在想来,也许就是那么多平凡人的坚守,才成就了一段壮举。我想这就是交大人的精神。如果全校师生都能够团结起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交大一定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