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要闻速览
专题策划
长河撷英
星汉灿烂
史册新页
思源心语
校史专著
觅踪画廊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源心语
>>
印象交大
>>
正文
我与母校交大——写于交通大学建校117周年之际
2016-11-01
点击:[]
朱 贻 杰
我1955年考入交通大学,至今相距虽有58年之久,但那年报考前后还记忆犹新,如今年虽古稀仍感触颇深。现就“忆那年”和“话今日”作一叙说,以表达对今年母校建校117周年的祝贺、兼向在校领导和师长问候及学弟和学妹问好。
忆
那年报考交大
1952年我从家乡江苏省如皋县,慕名到苏北泰州中学(今江苏省泰州中学)升高中,在校三年期间尚能认真读书,成绩名列前茅,颇得老师好评。
那年(1955年)报考高校前,学校某位历史老师对我们这届勤奋好学的考生说:从办校年代看,“高校三元老”是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西学堂(旧称,今天津大学)、次年的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和再次年的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北大(1898年)屈居老四,清华(1901年)谦称小弟……他极力推荐我们选报这五所大学。
我的泰中上两届特别是如皋籍几位泰中学兄,也各自从这几所大学给我来信,叫我报考他们的名校,说我当年在如皋中学念初中就成绩优秀,到泰州中学读高中又名列前茅,也得考个名牌大学,要我再和他们在大学同校相聚。
我那只会看信、不会写信的家中父亲,特地托人写封信从如皋用挂号信寄我,信中关嘱说:“知儿尚能续读,如今报考大学,父母当然支持,但望不要远去”。
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薄弱,友邦(前)苏联派专家支援中国建设。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深知培养国内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号召高中应届毕业生踊跃报考这类高校。那年出现了“重理、工,轻文、史、医、农和师范”的现象,而且工科还比理科看好。
我曾就此请教过上述历史老师。他语重心长地说,你学习全面不偏科,现在报考要选科,就选工科吧!这样祖国的号召你既能积极响应,又满足学校和老师对你的期望。这五所大学中,有四所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你毕业工作后当上工程师,老师也很高兴。他看过我父亲关嘱的信,又亲切地说,你父母关心你,怕你考到北方去,那里天气冷、风沙大、又吃杂粮。老师看上海离你家近,杭州也不远,这两个城市可首选。我因小时随父亲去沪玩过,目睹了繁华的大上海,在家听亲戚说过美丽的西子湖,所以遵照师言,填了报考志愿和所选高校。
那时高中三年没有文理分科,高考前才开始复习。高考试卷也不分文理,按考分高低分科录取。泰州虽早就设市,因属扬州地区还没有高考点。我们是去扬州参加考试的,住宿和考点在苏北师专(今扬州大学)。考时我并不紧张,在广陵古城还吃过名点三丁包、游过景点瘦西湖,考后就经泰州回如皋。
到家后,父母不问我考得好否,只问我报考的高校在哪个地方,我就如实说了。前两年暑假,我和来我家玩的如皋籍泰中学兄对话时,是我主动。那年暑假倒相反,是“他们问和说,我答和听”。他们问我首选哪所大学,我含蓄地答,就是首选你们推荐的大学。他们各自介绍在任的大学名校长和夸耀
著
名的教授或校友,我听的很多,还看了他们带来的高校资料和图片,我记得颇深的是清华和交通大学。清华校长是教育家蒋南翔,名教授有水利张光斗、国学季羡林、数学华罗庚、力学钱伟长,名校友有物理杨振宁和李政道等。交大校长是哲学家彭康,名教授有热能陈石英、机械程孝刚、冶金周志宏和周惠久,名校友有桥梁茅以升、力学钱学森,数学吴文俊等;看得入神的是一张古色古香的交大老校门(右图)。
后来,父母接到我的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地址是上海华山路1954号。老俩开心地交给我。当我择日启程赴校报到时,父母欣喜之余也不无忧虑地说,你过江南下到交大读书离家近,家中放心,不知他年是否远走高飞……
话今日古稀有感
时隔58年的今日,我已是年过七旬的校友,令我当年无限敬仰、如今深切缅怀的,是我那年入校时在任校长彭康同志,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那年回国的资深学长钱学森博士,也已仙逝。在具有一百多年的交大光荣校史中,这两位也是令母校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资深老校长和老学长之一。
今令我无限庆幸的是:以吴文俊等教授为代表的,母校众多资深老学长仍多健在,作为当年交大学子、如今古稀小辈的我,衷心祝愿诸位母校耄耋长者、长辈,长寿、长乐。
前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纲要”同时开局之年,又是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七十周年祝贺之际,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庆贺之日,也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缅怀钱学森教授百年诞辰,及“钱学森图书馆”新馆在上海母校落成,和旧馆在西安母校扩建之时。作为交大校友、民盟盟员、沙工退休教师的我,曾就此撰写四篇文章,分别在《江苏民盟》、《沙洲职业工学院报》和《上海交大报》等报刊发表,以表“祝贺、庆贺、纪念和缅怀”之心意。
每年在题为《缅怀我盟先辈黄炎培主席》的“祝贺”一文中,提到我中国民主同盟首任主席黄炎培也是早年交大的特班生。在题为《古稀难忘两件事》的“庆贺”一文中,谈到我从江苏南京去湖北十埝支援第二汽车厂(今东风汽车公司)建设,及邓小平同志来厂视察时,有幸看到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不难让人们联想到,后来接任的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也是令交大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老校友。在题为《孙中山及其后裔与交通大学》的“纪念”一文中,谈到孙中山先生来交大为师生讲演和亲笔为校刊题名,及其子孙科以中华民国首任铁道部长身份兼任交大校长,和其孙女,移居美国的“孙逸仙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前年专程回国,给包括西安母校在内的有关院校,捐赠孙中山铜像。在题为《大师光辉永照我心》的“缅怀”一文中,详谈我从高中开始,就对后来被赞誉为闻名中外的“三钱”之一的,如今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的无限崇拜和敬仰之情意。
有幸作为上海和西安两地交大学子的我,难忘当年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同志的谆谆教诲:“交大应多培养几个像钱学森那样的大科学家,这就是最大的政治,也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和“办好学校靠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教师队伍”。也难忘资深老学长钱学森对母校的关心和先后到两地母校看望当年师长。更难忘他在那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效力,使我国导弹和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从而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今寄希望于两地母校的广大学弟和学妹们,上述让母校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资深师长虽已相继仙逝,我等后生和晚辈不仅是仰望,更应是继承。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他们的科学高度,但我辈都可以效法爱国先辈黄炎培、改革领袖邓小平、革命先驱孙中山和科学大师钱学森的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交大“爱国、爱党、爱民和爱校”的光荣传统,在母校领导和精英师长的大力培养和悉心指导下,今日在校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年工作后,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共同为把交大尽早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祖国的教育改革和科技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名校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朱贻杰 1955届(级)省泰中(交大)校友,江苏沙洲职业工学院退休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张家港市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条:
与子相恋,爱若幽兰
下一条:
大山里的回忆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