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思源心语>>印象交大>>正文
50年不变的交大情缘——校友洪星华专访
2021-02-24  点击:[]

      1956年8月,揣着交大录取通知书,激动地登上了开往大西北的专列。心中充满了期待,渴望早日来到这所仰慕已久的高校。50年后,仍然带着当年的那份录取通知书,仍然以一种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他曾经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虽然学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甚至变得对他来说已经是“面目全非”,然而这仍然是他的母校,他最亲的母校,他日夜牵挂着的母校。



     就在他带着他珍藏了将近50年的录取通知书赠送给母校的时候,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可亲可敬的校友,来自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洪星华学长。
    当年他是迁校后的第一届学生,他刚刚走进交大的那个年代生活很艰苦,但是大家学习都非常刻苦。那个年代的交大,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高楼,有的大多是土建筑;没有现在这么明亮的教室,晚上有时还要用蜡烛;也没有现在这么宽阔的马路,只有有风就会尘土飞扬的洋灰路。但是慕名来到交大的洪学长,从来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哪怕是最困难的58,59年,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里,他们都不曾抱怨什么,每天伴着轻音乐早早入睡,来逃避难耐的饥饿。虽然环境那样恶劣,但是他们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那个时候的交大是清华都畏惧三分的科研竞争对手。而当时要进交大与进清华的难度是差不多的,据洪学长介绍数理化每门要在70分以上,语文政治要在及格分以上,而清华总分大概也就高5分左右。
   当时的学业还是很难的,洪学长告诉我说,老师的要求是很严的,要拿到交大的80分时很难。当时的教学与现在也不一样,那时候老师自己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主,往往一堂课,多少page就过去了,能听懂30%-40% 就不错了,因此地下一定要自修,通过自修弥补到70%-80%。而当时大部分同学都是非常勤奋的,据说当时大一的时候,同学们都回去买蜡烛,用来熄灯以后看书,大二就去买眼镜,学习把眼睛累得近视了,再后来就该买痰盂了,学习累得咳嗽,当年学习之苦可见一斑吧。洪学长当时的专业是机电,要求高温,高压,高转速,是当时的尖端技术,在当时也是很时髦的专业。毕业之后在大学期间的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大学里拿不到很高的分,但是已经拥有很好的基础,出去之后,拿到什么稍微学习一下就很容易上手。只是不了解交大的人,并不知道这么低的分数里面的含金量,所以洪学长真诚地希望现在的交大老师能够宽松一些,给在校的交大学生高一点的分数,给他们在找工作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帮助。
   从在交大求学,到留西安工作,然后辗转昆明,又到了杭州,最后扎根南京,洪学长捐献学校的那些珍贵的资料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由于它深深地爱着母校,对那些资料也是珍视有加,每每看到它们,洪学长就会回忆起在校的那段艰苦而充实的生活,回想起曾经的同窗好友,翻开现在的通讯录,发现曾经的同窗有的已经离去,说起这些,洪学长感慨万千。时间好快,感觉同窗的日子就在眼前,而现在……洪老哽咽了。是呀,大学的日子是多么的珍贵,同窗的生活是多么令人怀念啊。
     走在现在的校园里,看着很粗的梧桐树,依然能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沧桑,当年的洋灰地,早已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柏油马路,当年的小房子也都没有了,一座座高大的楼房拔地而起,而粗粗的梧桐树似乎还留有当年的印迹。
洪学长不仅为在交大学习的时代感到自豪,也为拥有众多交大的校友感到高兴。退休之后的洪学长负责南京校友会的工作。工作之余经常会有一些要好的校友在想去在一起。
   这次校庆来回母校,只有两三天的时间,在这两三天的时间,洪老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而在这满满的行程中,洪老仍然抽出时间接受记者采访,与同学交流,我们真的很感激我们这位老学长,也为他50年不变的交大情缘而感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