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河撷英>>文化传统>>正文
肩负起繁荣大西北的历史重任
2016-10-31  点击:[]

肩负起繁荣大西北的历史重任 蒋庄德  贾箭鸣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两大高等教育联合体之一,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立,1938年前后崛起于汉水之滨、秦巴山地,在艰辛备尝的抗战岁月中风雨兼程,拼搏奋进,为培育民族精神、延续中华文脉和振兴西部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隔70余载,典范犹存,影响深远。与西北联大具有明确血缘关系的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一批著名高校,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医学部、经济与金融学院等,深深植根于西北大地,作用重大,发展喜人,前程似锦。而与此相辉映,西安交通大学在当年同样远赴重庆办学,奋勇地投身于抗战烽火和民族解放斗争,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间举校移师大西北,一同肩负起繁荣和发展祖国西部的时代重任。西北联大、西安交大,都是以奋发进取的卓越风采,为国家民族写下光辉的一页,彰显其历史功绩,弘扬其高远理想,承续其奋斗精神,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铭记西北联大抗战烽火中振兴祖国文化教育的光辉历史
      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是我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觉醒和社会大动员,亿万民众同仇敌忾,以前赴后继的巨大牺牲精神,演奏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最强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令我们格外感到自豪的是,重大历史关头,在中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的召唤下,中国知识界与广大民众一起,肩负起时代重任,勇敢地站在抵御侵略、捍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最前列。早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际,中国知识界就已投入奋勇抗争的激流。“七七事变”之前的1936年初,马叙伦等300多位知名人士不顾当局强压和敌伪干扰,毅然发起北平文化界救国会。他们发表宣言慷慨陈辞:“中国是民众的中国,土地是民众的土地!”大声疾呼:“华北的民众,全国的民众,应该一致起来抗敌救亡,只有起来抵抗,是民族的生路,也是我们的责任!”在这些大无畏的知识界人士中,就有后来担任西北联大医学院院长的吴祥凤等多位知名教授,他们胸怀大义,正气凛然,不惜为国家民族献身。在抗战烽火中,他们更是以甘冒锋镝奋勇向前、施教育人百折不挠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大学凝聚民族精英和凝结知识精华,大学创造、传播和升华人类文明,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大学在而命脉存,大学强而国运盛,大学的蓬勃林立足以托举起华夏文明的制高点。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轫于1895年,至抗战爆发还只有40余年历史,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艰难而顽强地向前迈进和向上发展,其中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师生员工都是弥足珍贵的,绝不能听任强虏肆意摧折。而据史载,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怀着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对我国各地高校进行了有计划、长时期、大规模的摧残和破坏,特别是敌机不间断的轰炸扫射常常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主要目标,其残忍猖獗令人发指。至1938年8月,我国108所高校中竟有91所遭到日寇破坏,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被完全损毁,学生流失达50%以上,成为一场空前绝后的民族大劫难和文化大浩劫。为了坚决粉碎日本帝国主义从文化教育和精神魂魄上彻底摧毁中国的图谋,最大限度地保存、庚续和振兴华夏文明命脉,于是就有了抗战时期艰苦卓绝和气壮山河的中国高校大迁徙,当时因战争影响而被迫西迁、南迁乃至三迁、四迁的高校前后竟达百所之多。如今时过70多年,当年那一幕幕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师生员工相互勉励,披星戴月奔赴抗战大后方的壮烈情景仍令人荡气回肠,深深感染。
      1937年7月7日卢沟枪响,日寇大举进犯,平津首当其冲。奋起抗战、救亡图存的嘹亮号角之下,分别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等组成的西安临时大学应运而生,昂然崛起在中华大地上。为了抗战胜利和民族复兴,大家紧紧携起手来,迅速团结起一大批爱国师生,毅然向大西北和向大西南挺进,开启跋山涉水传承薪火的非凡征程。为了更好地肩负起教书育人光荣使命,两所临时大学不久分别命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成为战时我国高等教育的两面旗帜,宣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振兴文化教育的坚强决心。西北联大校歌所高唱的“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充分展现了广大师生员工勇于为国担当的高远志向和卓越风采。
      西北联大1938年4月在陕西汉中正式宣告成立。她的诞生,不仅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强人才保证,更成为大西北高等教育振兴的重大契机和崭新开端。战时的大迁徙大转移,演变成为面向西北未来的科教文化事业的大变革和大发展。西北联大荟萃络绎迁陕的多所高校,按照国民政府“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的决策,启动了文理、法商、农学、工学、医学、师范6个学院和22个系的建设,其强大的师资阵容和完备的学科体系在大西北历史上从未有过。她所呈现出的蓬勃朝气和一派新貌,吸引着全国范围内的有志青年奔涌而至。她集中方方面面所长,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开展教学和研究,将抗战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源源不断送出。
      西北联大影响深远。虽然她作为一个高教联合体存续时间并不很长,但联大之后命名的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等,植根山岩蓬勃而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储才兴学,开辟新宇,教化一方,造福百姓,先后哺育上万名青年学子,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为支援抗战和振兴西部创造了条件。而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上5校除少量师生和学科回返京津冀外,几乎是整建制地留在了陕甘两地,为当时内迁大学所仅见,是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
      从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到冠以西北之名的国立各大学成立,从1937年秋师生辗转汇聚西安,到1938年春翻越秦岭向汉中转移,从抗战风云初起到最终取得胜利,那一个个甘苦备尝开拓奋进的艰辛岁月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它们极大地磨砺了师生员工的品格,激发他们勇敢地肩负起使命和责任。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其前身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就曾写下可歌可泣的壮烈一页。1937年11月医学院师生们从北平刚到西安不久,立即组成包括教授、副教授在内的30多人抗日宣传队,顶风冒雪前往宝鸡、凤县、南郑等地,宣讲抗战道理,传授防空知识,开展义诊活动。几个月后西安临大南迁之际,其救护队也是由医学院的高年级同学们组成。在汉中办学期间,医学院曾多次遭受敌机轰炸,教务长杨其昌教授和两名同学不幸牺牲,但师生们不屈不挠,斗志更坚。风雨飘摇极端困顿的8年间,其教室、诊所、病房散布于古庙民居,图书资料匮乏,一日三餐无继,做手术要点蜡烛。但正是在这样一种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下,医学院集中了包括内科名宿吴祥凤、我国皮肤性病学科奠基人蹇先器、药理学大师徐佐夏、生理学名家陈作纪、法医学创始人林几、公共卫生学带头人严镜清、儿科后起之秀颜守民,以及后来长期主持院务的著名医学教育家侯宗濂等在内的优秀师资,开出了战前的几乎所有课程,并著书立说,潜心科研,医术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培养学生数以百计。附属医院克难攻坚进行多种手术,采取各种医疗手段,竭尽全力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疾病痛苦,其口碑流传至今。同样,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其源头也可追溯到西北联大法商学院的经济学系和商学系,在其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坚守秦巴山地团结奋斗,为抗战而献身的艰辛足迹。
      70多年后回望,正是由于贯彻了那样一种为国家民族执着奋斗的精神,从当年西北联大走出的大学群体无不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其中涌现出“985”、“211”高校,以及一批在国家和区域建设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校和学科,成为科教兴国、文化强国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骨干力量。与西北联大具有明确血缘关系的原直属卫生部的西安医科大学、原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的陕西财经学院,均系大西北具有领头作用的优秀学府,2000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并后作用更加突出,发展更加迅猛,互补更加显著,齐心聚力共创未来,为在祖国西部早日建成具有理工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饮水思源,愈发感到当年西北联大那种崇高信念和坚强决心的可贵,也愈发激励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矢志开发和建设祖国大西北,沿着先贤足迹奋勇前进。
      二、弘扬优良传统,扎根大西北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在仰望西北联大历史丰碑之际,我们也油然联想到西安交通大学当年同样奋勇地投身于抗战洪流,并在此后献身于大西北的历史性抉择,从中得到新的教育和启迪。
西安交大作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校之一和工业教育先驱, 1896年以南洋公学之名创建于上海,1921年定名交通大学。抗战初期,交通大学先后成立平越分校、重庆分校,并于太平洋战事爆发后将学校本部设在了战时中枢重庆。虽然借用厂房上课,搭起茅屋住宿,面临敌机轰炸等种种危险,条件艰难到极点,但学校不辱使命,始终恪守严谨治学优良传统,锲而不舍地培育专业人才和攀登科学高峰,于百年史册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
      当时正值抗战最艰辛的岁月,而学校已预见到:“一旦战事结束,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之工业建设”,“我国欲赶上欧美工业,必先迎头赶上欧美之工业教育”。为此一方面加快引进留美、留欧青年学者,把世界上最新和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又大力完善学科专业,精心办好电机、机械、土木、航空、造船、运输管理、工业管理、财务管理9个系和航海、轮机两科。特别由于航空和航海、造船等系科的开设,在传统土木机电基础上前所未有地拓展了学校事业,成为当时所罕见的理工管兼长和“海陆空”齐备的一所新型工业大学。学校还与众多企业合作成立电信研究所,开展抗战所急需的科技研究,并成规模地培养研究生,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所授予的工学硕士将近半数出自交大这一时期。正是通过坚持不懈和坚韧不拔的努力,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水平和提高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师生员工永远引以为自豪的。而同样经过抗战大后方的艰苦磨砺,交大师生对于广袤的祖国西部大地产生了深厚感情,为日后最终扎根大西北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如果说抗战期间的交大重庆兴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那么1956年的举校内迁西安,则是从根本上把自己的命运与大西北人民群众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在全国展开,西北、西南地区加紧兴建一批规模巨大的新工业,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大量部署在内地,铁路新线建设的半数任务、工业投资的1/3安排在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大西北形成高潮,深刻影响国家未来发展。正是在这样一种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于1955年4月作出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以彭康校长为首的交大党组织和全校师生员工坚决执行中央决定,在接到上级指示的当天,迁校工作就已经开始研究和部署,仅仅一个月后,西安新校选址即告完成,随即全面展开施工,一年后就已迎来首批一千多名西迁师生员工,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稍后不久,全校74%的图书资料,大部分仪器设备,全部历史档案,都相继运抵西安,全校70%以上的教师, 1954、1955级80%以上的学生,1956年入校的全体学生,都已经生活在西安新校园,而后续师生仍不断迁来。1957年鉴于国内外局势发生变化,中央提出兼顾大西北和沿海建设,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交通大学调整迁校方案,一校之下分设西安、上海两部分。1959年7月,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分别命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时成为当时全国16所重点大学中的两所,原领导交通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彭康同志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一株在黄浦江滨生长了整整60年的大树,就这样在大西北黄土高原深深地扎下根来,同样参天葳蕤,更加枝繁叶茂。
      建设和开发大西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同志等,亲自领导了交大内迁西安的工作。周总理的亲切教导:“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革命发源于东南,成功于西北”,“交大在西北发展前途大”,师生员工牢牢铭刻在心。交大迁校作为牵动八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全局性工作,始终得到高教部、上海市、陕西省的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了校内外的积极性,特别是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交大到来,提供了当时最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令师生员工深受教育和鼓舞。当年的老教授们“举家西迁高风尚”(引自江泽民同志2009年7月写给交大老教授的寄语),甘愿舍弃江南鱼米之乡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不惜低价卖掉上海的住房,义无反顾走在西行最前列。年轻教师和大学生们打起背包就出发,成为迁校建校的中坚骨干力量。老一辈交大人所创造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半个多世纪后仍给予我们深刻启迪。
      与当年西北联大牢牢植根陕甘,矢志振兴西部教育的伟大理想相辉映,交通大学西迁作为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的一部分,立足于长远建设和未来发展,也是要干出一番新事业的。从中国最发达的大都市到黄土弥漫的大西北,她所面临的并不仅仅是环境挑战和条件困难,最主要的还在于能不能把学校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加出色地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事实表明,西迁成为学校大规模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的开端,全面推进科学研究的开端,兴办尖端学科专业的开端,西迁带来了高知群体在西部的进一步聚集,促进了教育科技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明风尚,从而凸显了优秀大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先导性作用。西迁磨砺了学校品格,全面提升了办学实力,赢得了她的健康和快速发展。这一切正如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同志在教育部交通大学迁校5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讲话所指出的:“如果把中国的发展战略比作一盘棋的话,交大西迁则是党中央在这盘棋局中摆下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棋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进一步向中西部转移,当年这着棋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早已充分显现了,而且会越来越重要。可以说,交大西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十分重要的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
      今天历史已翻到了崭新的一页,形势和任务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在祖国西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既是十分光荣的使命,也注定是一个极为艰辛的过程,取决于学校在新型工业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程中的表现,取决于能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把握先机,也取决于学校的国际化、卓越化程度,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能不能继续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坚持不懈地出先进思想、出创新成果、出一流人才。为此,近年来学校切实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一是坚持内涵发展,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实行“2+4+X”培养模式,并通过兴办钱学森实验班、基础拔尖人才实验班、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和提高少年班水平,开办工程坊,创建书院制,弘扬体育精神等,贯彻钱学森学长教育思想,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深化;二是推进体制改革,打造适应未来发展的学科格局,并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快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三是加强协同创新,以全国、全省范围内政学产研的深度合作,以大力度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实际行动,赢得学校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竭诚服务社会,为我省“经济强、教育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建设目标做出应有贡献;五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先导地位,坚持文化强校,弘扬大学精神。
      榜样力量无穷,精神丰碑伟岸,70多年前战火中昂首挺立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代表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大西北高等教育的振兴,带来了高校蓬勃发展的局面,是永远值得纪念的。同样,我们也十分珍惜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决心沿着西迁师生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西安交通大学将以本次《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认真学习实践西北联大所缔造的优良传统和卓越风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各兄弟院校紧紧携手,共同肩负起繁荣和发展大西北的历史重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谱写辉煌篇章。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2012年9月中旬在西北大学举行,我校作为发起方之一,会同中国高教学会、光明日报,以及与西北联大具有传承渊源的兄弟高校西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联合筹办了这一论坛。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静芝、中国高教学会原会长周远清、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教育学著名专家潘懋元、近代思想史著名专家张岂之及海峡两岸近2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到会,就继承和发扬联大精神进行了深入研讨。我校蒋庄德副校长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发表题为《肩负起繁荣大西北的历史重任》的大会演讲)

关闭